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
生物学
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蚕的一生伴随着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增殖是蚕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B.刚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蚁蚕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
C.蚕蛹发育成蚕蛾的过程中,因细胞分化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蚕蜕皮过程中,细胞凋亡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2.蝗虫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分裂装片时,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
A.联会配对且含12个四分体 B.着丝粒分裂且含24条染色体
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D.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的两极
3.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现用纯种糯性水稻和纯种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半呈橙红色,一半呈蓝黑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自交,F2中糯性:非糯性=3:1
B.F1自交,F2产生的花粉有3种类型
C.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D.据观察结果可判断水稻的糯性为显性性状
4.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蝇的棒状眼与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C.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
D.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隐性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5.已知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其子代表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5/16 B.5/8 C.3/4 D.3/8
6.下图为某同学书写的某种生物杂交的相关遗传图解。下列对该遗传图解评价不合理的是( )
A.规范书写了各类符号 B.配子的产生与结合都正确
C.各类基因型的书写都正确 D.未标注亲代和子代的表型
7.若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那么一定会导致( )
A.遗传性状的改变 B.遗传信息的改变
C.遗传规律的改变 D.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8.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对豌豆植株而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9.2023年5月1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一支联合科研团队通过一种基于染色体结构的新方法为延续百年的争议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明确的答案:栉水母是动物进化树上最早的分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栉水母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自然选择决定栉水母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栉水母的基因型
D.基因突变为栉水母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0.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以满足临床需求,解决了以往因主要通过从牛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产量低、价格昂贵的问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胰岛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人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D.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说明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1.细胞内tRNA具有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作用。下图为某携带精氨酸的tRNA结构示意图,该tRNA上携带精氨酸的部位和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 )
A.1羟基端,CGU B.1羟基端,UGC,
C.2磷酸基团端,CGU D.2磷酸基团端,UGC
12.研究发现,有时同卵双胞胎的一个会患上红斑狼疮,而另一个却不患该病。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两者氨基酸种类不同 B.两者tRNA种类不同
C.两者DNA碱基序列不同 D.两者DNA甲基化程度不同
13.如图是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已知这些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约有1.3万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2、3、5四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B.若要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5条染色体
C.图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许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
D.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14.下列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是指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B.若两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则它们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该定律仅适用于研究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的遗传
15.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采用了“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
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
D.沃森与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推测出了DNA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
16.下列与“染色体”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需先染色后漂洗
B.观察蝗虫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宜选用精巢中的细胞
C.萨顿用蝗虫作材料证明了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传递的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采用低温处理单倍体植株的种子或幼苗
17.遗传病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避免所有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D.患红绿色盲的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遗传咨询时医生会建议其生女儿
18.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昆明举行,其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化石作为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证实了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祖先
19.传统的三联体密码共64个,其中61个编码20种标准氨基酸,另外3个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硒代半氨酸(含硒)是人体内发现的第21种氨基酸,由UGA编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是基因中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B.人体细胞中没有能与密码子UGA进行配对的tRNA
C.人体缺硒时,可能会导致合成的某蛋白质分子量减小
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分别是DNA上转录的起点和终点
20.siRNA是一种短双链核酸分子,发挥功能时解旋为单链与特定的mRNA序列互补结合,导致mRNA被酶切割后立即被降解,进而引起特定基因沉默。目前,siRNA被运用于肿瘤研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iRNA分子中含有的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相等
B.siRNA可能会抑制癌症患者体内某些原癌基因的过量表达
C.si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只有含氮碱基种类不同
D.siRNA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从而实现使特定基因的沉默
21.如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的部分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①②③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体的同一细胞中
B.基因①②③均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C.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基因②异常导致酶②不能合成
D.苯丙酮尿症的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含苯丙氨酸的食物
22.某水稻的颖色有黄颖和白颖两种。现将两个纯合白颖品系甲、乙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黄颖,F2中白颖212株、黄颖272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的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F2中黄颖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白颖植株的少
C.F2白颖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约占2/7
D.F1黄颖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比例均为1:1:1:1
23.已知某国家一级保护鸟(ZW型)的白羽和棕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多只基因型相同的白羽雌鸟与棕羽雄鸟作亲本进行杂交,F1中雌鸟:雄鸟=1:2,且雄鸟有两种羽色。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无法确定显、隐性
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性隐性纯合致死
C.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棕羽对白羽为显性
D.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雌性显性个体致死
24.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将一个精原细胞甲放入含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如图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某个细胞(乙)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
B.图示表明细胞乙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细胞乙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
D.细胞乙中A与a基因一定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而来
25.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儿因母乳中含半乳糖在出生后数日即有呕吐、黄疸、蛋白尿等症状。该病已列为新生儿筛查疾病,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如图是该遗传病的某家系系谱图,已知II-5不携带该疾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1的致病基因一定传给了III-2
C.III-1与II-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III-3与女性携带者婚配,女儿患病的概率为1/16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与小麦、大豆等绿色植物不同,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紧密排列,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基粒发达,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无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下图为玉米植株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植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发生在______(填“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或“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该阶段能够为卡尔文循环中 还原提C3供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若将玉米植株置于含14CO2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培养,则在叶肉细胞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是______。
(3)在炎热夏季的中午,植物蒸腾作用剧烈,失水导致气孔部分关闭。小麦、大豆等绿色植物会出现光合作用速率显著下降的“午休”现象,但玉米植物一般不会出现“午休”现象,原因是______。
(4)研究发现,同一玉米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除外界因素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7.(10分)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正常时,HIF-1α被脯氨酰羟化酶(PHD)催化后被蛋白酶降解。HIF-1α的合成及其参与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完成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除以上条件外,完成①②过程都需要的条件还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当人进入高海拔地区时,图中调节机制有利于机体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原因是______。
(3)已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EPO产生不足而出现严重贫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PHD抑制剂,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患者起治疗作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______。
28.(10分)
下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2分析,图1中KL段对应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条。
(2)图2中,由乙细胞形成的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
(3)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别概括其原因,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配子形成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组合都是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I的过程中,由于①,导致了不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受精作用 卵细胞和精子融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中的②,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增加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29.(9分)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某农科所现有水稻(2N=24)①高产晚熟(纯种)、②高产不耐盐碱(AAbb)、③低产耐盐碱(aaBB)等种子资源(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高产基因和低产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2)科研人员在种植①品种的试验田中,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早熟水稻,他们推测该早熟水稻最可能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3)科研人员用②与③杂交得到F1,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基因型为______的单倍体幼苗,再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
30.(11分)
番茄(2N=24)为两性花植株,控制其茎色、果皮和果形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R/r表示。现有表型为紫茎红皮圆果(甲)、紫茎红皮扁果(乙)、绿茎红皮圆果(丙)和绿茎黄皮扁果(丁)的4种植株,甲和丁杂交的子代(戊)表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丙杂交的子代中紫茎红皮圆果(已)占3/16。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断番茄植株3个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植株已的基因型为______。
(2)根据乙和丙杂交实验结果,你认为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上述3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的判断是否正确。(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实验思路:______
内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DCDB 6-10 ABDCB 11-15 ADACD 16-20 BCCCB 21-25 DCB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0分)
(1)叶肉细胞 NADPH和ATP (2)草酰乙酸(C4)
(3)PEP羧化酶与CO2有很高亲和力,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4)底部叶片衰老,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活性降低
27.(共10分)
(1)(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分)能量(ATP)、酶、模板(2分)
(2)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进入细胞核,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生成,进而提高运载氧气的能力(3分,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3)通过抑制PHD活性抑制HIF-1α的降解,进而促进EPO基因的表达(3分,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28.(每空2分,共10分)
(1)8 (2)次级卵母细胞 CD
(3)①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29.(共9分)
(1)碱基排列顺序不同(2分) (2)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3分,答对1个给1分)
(3)AB、Ab、aB、ab(2分)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分)
3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紫茎、红皮、圆果(3分,答对1个给1分) AaBBRr或AaBbRr
(2)不能 控制茎色和果形的2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或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交实验结果都相同(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3)将植株戊(或己)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中茎色和果形的表型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