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作业+高考真题练习:必修三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课时作业+高考真题练习:必修三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30 09:31:28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1.(2013·课标Ⅰ卷)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动物感染HIV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其中涉及HIV遗传信息的传递、体液免疫以及HIV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等问题。由图甲可知,HIV的RNA→DNA应为逆转录过程;由图乙可知,HIV感染实验动物后出现了抗HIV抗体含量的上升,说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由图丙可知,加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加入的实验药物a抑制了HIV的增殖,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由图丁可知,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的浓度仍上升,说明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
答案:D
2.(2013·课标Ⅱ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A
3.(2013·山东基本能力)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
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
C.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防御功能由后天获得
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疫苗不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感染病菌后的发炎现象是机体免疫的一种表现,B错误;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来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衰老或异常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
答案:A
4.(2013·山东理综)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疫的原理和过程。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答案:B
5.(2013·四川理综)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疫的相关知识。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出病毒的特有抗原,并将其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A、B、D项均会发生;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故C项不会发生。
答案:C
6.(2013·海南单科)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生来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因而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
答案:A
7.(2013·重庆理综)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故B项正确。
答案:B
8.(2013·海南单科)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被该链球菌感染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这种免疫病被称为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答案:D
9.(2012·福建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解析:此题考查动物免疫的相关知识。小鼠 ( http: / / www.21cnjy.com )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作为抗原会刺激家兔产生特定的抗体,故家兔血清会使小鼠B细胞凝集成团。由于同一动物体内B细胞和T细胞含有相同抗原,故该家兔血清也可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答案:C
10.(2012·广东卷)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正确;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均可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C错误;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是由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完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不会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D错误。
答案:B
11.(2012·北京卷)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免疫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培养瓶中加入的细胞分别是被LCM病毒感染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和被该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的是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可判断51Cr是标记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所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细胞可看作效应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该细胞裂解是效应T淋巴细胞作用的结果,所以该实验说明了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2.(2012·上海卷)以绵羊红细胞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工程中单克隆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单克隆抗体指的是由一种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克隆出的细胞群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特异性强,只能识别抗原(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故只有B选项正确。
答案:B
13.(2012·上海卷)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种类。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14.(2012·四川卷)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分析表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和检测结果可知,M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胸腺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对含有相同抗原的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有增强效应,即A、B、C项正确,综合实验中淋巴细胞来源于胸腺及实验组检测结果两方面的信息可知:本实验无效应B细胞及抗体产生,D项不正确。
答案:D
15.(2012·海南卷)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存在T细胞
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胸腺处分化、成熟的T细胞可存在于淋巴、血液等处。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HIV能特异性识别人体内的T细胞,并侵染、攻击T细胞,使T细胞数量下降。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2013·重庆理综)研究发现豚鼠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__特性;表中①应为_______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验证性实验的实验设计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1)分析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细胞的种类,所以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应加入L-天冬酰胺酶和正常细胞;该实验利用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验证性实验的结果由题干可知,实验组的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对照组培养液中缺乏L-天冬酰胺而细胞内其含量正常,说明正常细胞能合成L-天冬酰胺。(2)外源性酶注射到机体后可作为抗原物质,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机体产生抗体,所以患者多次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该外源性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导致失效。(3)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专一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答案:(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 专一性 抑制 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2)免疫(拮抗) 酶被分解失活
(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17.(2012·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________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____。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病毒含有________(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1)进入人体的病毒,多数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并呈递给T细胞,受到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机体在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下,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有效清除抗原,使人不易患病。(3)病毒所含的物质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其中的核酸是DNA或RNA。(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此外动物细胞还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答案:(1)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3)1种
(4)细胞融合
18.(2011·新课标全国卷)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1)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成,然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经细胞膜运出。胰岛细胞与肝细胞都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都含有蛋白A基因。
(2)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 记忆 特异性(共72张PPT)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练真题·悟考情
课 时 作 业
忆教材·溯本源
研考点·破疑难
积方法·技能升
【答案】 C
答案:D
【答案】 C
答案:D




请 做:练真题·悟考情04
(点击进入)




请 做:课 时 作 业 29
(点击进入)
饼手册学子至爱
3时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即靶细胞)、自身突变
细胞和来自异体的器官
移植
作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
方式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切接触
①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
关系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清除,因此两者
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酤
司发挥免疫
效应课时作业29 免疫调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广东深圳一模)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解析: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T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分裂。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
答案:D
2.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解析: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强,不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答案:D
3.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解析: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必不可缺。破坏骨髓后,甲组小鼠因缺乏造血干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因无骨髓而无B细胞,但可在胸腺中发育为T细胞,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破坏胸腺后,乙组小鼠因缺乏T细胞而丧失细胞免疫能力,其本身可产生造血干细胞,故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对其免疫能力的恢复没有作用。
答案:A
4.(2012·重庆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等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接种疫苗后,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抗体,选项B正确。该疫苗是减毒处理的麻疹(并非小分子),选项A错误;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分泌的应该是抗体,选项C错误;在免疫系统中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物的是吞噬细胞,选项D错误。
答案:B
5.(2012·江苏卷)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能影响B细胞、T细胞的活动,都与机体免疫有关,故A对;记忆细胞是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不再增殖分化,故B错;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故C对;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家畜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力,故D对。
答案:B
6.(2011·大纲全国卷)研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解析: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吞噬细胞识别并呈递给T细胞,接着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T细胞产生的物质甲(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物质乙应为某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抗原)。
答案:C
7.(2011·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解析:外毒素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抗原,而抗毒素指对外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当某人过量注射肉毒杆菌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不良症状时,可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以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答案:A
8.(2010·江苏卷)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解析:没有胸腺,体内就不会产生成熟的T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释放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所以无胸腺的裸鼠体液免疫功能是不正常的。
答案:A
9.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解析:解题时,要看清图示中HIV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联系HIV和T细胞的关系、细胞免疫过程进行解答。 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 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 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答案:D
10.下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解析:由图示可知,人体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病原体的免疫是有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
答案:C
11.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后,T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A
12.(2014·洛阳统考)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解析:一个浆细胞内有很多基因,但只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一种抗体;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可迅速作出应答,即增殖和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2010·新课标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卷)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免疫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要点间内在联系的掌握情况与灵活应用能力。(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2)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3)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编码抗体的基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答案:(1)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14.(15分)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
解析:(1)由图可知,抗原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2)a、b、c、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3)④⑤过程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4)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与人体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结构很相似,当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不但攻击酿脓链球菌,还会对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发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1)体液 B细胞或记忆 (2)a、c、d
(3)数量多、速度快 (4)自身免疫
15.(15分)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内少量繁殖后侵染附近的末梢神经,然后病毒沿神经进入脊髓,进而进入人脑导致出现病症。从感染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有2周到3个月的时间。发病后病人会出现烦躁、怕风、恐水、痉挛、抽搐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诱使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裂解靶细胞的是________,产生该免疫的途径称为________。
(2)被疯狗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起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射疫苗后经常会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机体产热量________散热量。
解析:(1)抗体的功能是与病原体(抗原)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进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并消灭病原体。能使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该免疫途径为细胞免疫。(2)因为狂犬病病毒从感染到发病有2周到3个月的潜伏期,在被疯狗咬伤后24小时内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进而消灭病毒。(3)体温一直处于39℃,即体温不变,说明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答案:(1)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并消灭病原体 效应T细胞 细胞免疫
(2)能 从咬伤到发病有一段时间,注射疫苗后,在这段时间里机体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3)等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