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A卷基础练(含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测试A卷基础练(含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6 22: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 A卷 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不可名状 丰功伟绩
B.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C.俯拾即是 自惭形秽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
D.眼花瞭乱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随机应变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微 杜绝 调和 断章取意
B.制载 剪影 赃物 富丽堂皇
C.贸然 贤达 窗棂 李代桃疆
D.灰烬 广袤 积攒 相得益彰
4.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①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为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④⑤③② D.③②①⑤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的建成,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就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6.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请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任务。
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huàn__________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diàn__________,那就是这座园林。
将受到历史制cái__________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加点词“眼花缭乱”中“缭”的意思是( )
A.缠绕 B.用以固定船帆的绳索
C.围绕 D.用针线缝缀
(3)下列对选段画横线句子复句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因果复句 B.转折复句
C.并列复句 D.递进复句
(4)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7.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 , ”两句对偶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4)《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
(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① ;② ;③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④做面忠实的“镜子”。
(2)《培根随笔》的作者是 (国家)人。书中的《 》一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9.在紧张学习之余,学校要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致敬英雄】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两位并仿照示例写一句颁奖词。(限七——九年级语文教材)
示例: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可谓民族英雄;范仲淹断齑画粥,刻苦读书,终成仁人志士。
(2)【交流研讨】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学生们深有感触,在班内交流讨论。
①下面是小文分享的内容,其中有一处有语病,请你帮他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观看电影《长津湖》,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②小燕觉得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长津湖》这样的电影,战争画面过于惨烈,没有必要宣传,也没必要看。同学们并不同意小燕的观点,请你代表同学们去劝说小燕。
二、阅读与理解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
10.文中加点的“体面”“出色”“赞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1.“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感悟与表达
12.请以“转眼间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C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A.鹜—骛;B.消—销;D.瞭—缭。
2.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词语顺序颠倒,改为“筹备、策划、开展”;B项成分残缺,在句子末尾加上“的需求”;D项搭配不当,“增长了知识面”,应该将“增长”改为“拓宽”。故选C。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有误,“断章取意”应为“断章取义”;B项有误,“制载”应为“制裁”;C项有误,“李代桃疆”应为“李代桃僵”。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
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本语段是按照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的;①④⑤句是从一般情况来讲的,①句“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点明观点“任何职业都是一样的”,④句强调人要劳作,⑤句强调为什么要劳作;③②句从个别情况来分析,强调自己的选择;③句“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以设问的方式强调自己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的“劳作”,最后②句点明自己根据“才能、境地”选择劳作的原因;故排为:①④⑤③②;
故选C。
5.A
【详解】B.残缺主语,删掉“由于”即可。C搭配不当。“加强”改为“提高”。D逻辑错误(否定不当)。删掉“不”。
6.(1)幻 殿 裁
(2)A
(3)B
(4)示例:这不是不够“爱国”。这展现了雨果良知的可贵。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是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的爱国是超越政府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的。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幻想(huàn):以个人或社会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宫殿(diàn):帝王高大华丽的住所。
制裁(cái):强制管束、处分违法乱纪的人。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缭:缠绕。故选A。
(3)本题考查复句类型的判断。
画横线句子中“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语意上构成转折,且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而”,可知画横线句子为转折复句。故选B。
(4)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首先要表明观点这不是不够“爱国”;然后从雨果的做法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正直无私的角度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7. (1)肯将衰朽惜残年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衰”“圆”“碧”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8. (1)讨论艺术; 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2)英 论拖延
【详解】这是一道名著阅读题。第(1)题考查的是《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第(2)题考查的是《培根随笔》。培根是英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论拖延》一文,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因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
9.(1)示例:鲁迅自尊自强,弃医从文,堪称“中国脊梁”;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史铁生身残志坚,笔耕不辍,实乃“文坛巨人”等。
(2)①“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改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示例1:小燕,看完《长津湖》我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革命先烈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才有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影片中虽战火纷飞,画面惨烈。但这样我们才更加意识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切,我们应该铭记,也要心怀感恩。这样的电影值得宣传和观看,你觉得对吗?
示例2:小燕,《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是应该宣传观看的。画面惨烈是因为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志愿军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视死如归,顽强奋斗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闪耀、最宝贵的精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更需要这种为理想和信念而战斗的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详解】(1)本题考查颁奖词。颁奖词应体现人物的事迹,本题中应体现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联系示例“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可谓民族英雄;范仲淹断齑画粥,刻苦读书,终成仁人志士”可知,仿写要符合“人物+切合人物经历符合‘自强不息’精神的两个四字成语+六字动宾短语体现其成就”。注意人物要出自七——九年级语文教材。
示例: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无愧“巾帼英雄”;闻一多争取民主,英勇无畏,真乃“民族脊梁”。
(2)①考查病句修改。
“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一句语序不当,应先“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应将本句中的“解决”与“发现”互换位置。
②考查劝说语。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认为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长津湖》一类的电影没有宣传与看的必要的小燕,围绕不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等角度进行劝说,并注意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即可。
示例:小燕,《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还是应该宣传观看的。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拼杀。虽然如今是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应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通过观看《长津湖》一类的电影,了解先辈们自强不息、视死如归,顽强奋斗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启发我们不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断地拼搏奋斗。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10.反语,使得文章开篇充满了讽刺意味,表面上是赞扬,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憎恶之情,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11.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作者的看法。
【解析】10.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及作用。解题分三步:①结合句子特点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注意找全);②结合语境分析这些修辞写出了什么内容(或特点);③在文章内容、结构、主题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即是否突出了、增强了、烘托了内容)。本题“体面”“出色”“赞誉”运用的是反语,反语即运用跟作者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用在这里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厌恶和反感,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11.此题考查的是关键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开头段,总领下文,引起下文;中间段,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开头)。本段属于中间段,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这里的“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总结上文的同时,引出下文中作者的看法。据此理解作答。
12.例文:
转眼间花开花落
一年分四季,可花开却只一季。花的一生总是短暂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中之王牡丹,艳压群芳,雍容华贵;昙花一开,芳香扑鼻,如月下仙子;莲开水中美人鱼,花中真君子;梅开冬日,与雪争春;桂花一开,十里飘香,沁人心脾。花海里有成千上万种花,它们各有千秋,可它们再美,也只是刹那芳华而已,花无百日红——牡丹的金贵只允许它有一月寿命。昙花虽美,也只一现。梅花香自苦寒来,却也只能一枝独秀在冬日。桂花开在雨季,却又遇雨即落。莲开水中,却也要在春暖花开时,也是几日即落。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开时美不胜收,落时一片萧条。李商隐的诗有一句叫,留得残荷听雨声。但不知又有几人能欣赏这样的景象,是葬花的黛玉,还是对爱人无尽思念才寄托到残荷上的李义山呢?
花开花落转眼间,恰如我们的一生,寥寥数十年光阴。花开花落,正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但时间的飞逝并非毫无价值,就像花落了可以化作春泥更护花,江水东流,也终将融入大洋。
从太阳的东升到西落,再到四季的变更,在不停的旋转的地球上,我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也不知道无情流逝的岁月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过去的光阴又躲在哪里嬉戏。不珍惜过去时光的我们,又将如何去期待未来呢!哪怕未来的路再遥远,在时光隧道中,也终将蜕变为过去,但当我满怀信心的去迎接未来的时候,从未想过,过去要从现在开始。花虽只有短暂的生命,可它在绽放的几日前,又经过了多久的努力,没人知道,就像人们只会羡慕别人的成功,却不了解成功人士所付出的努力。我们在该努力的的年代享受,所以我们在该成功的时候没成功。
“花不看开人易老”苏轼的《减字木兰花》似乎很成功的将花开花落的飞速与岁月的飞逝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他用花的不堪开和人的易老容颜来对比,优美的词汇下你可读懂他的心。在皓月当空的夜里,他与友人对饮于堂前,忽如其来的灵感给了我们这首诗,他在这诉说了一个人人都应懂的道理。品完了东坡的诗,让我们趁现在,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最美的时光,把握好今朝,在短暂的时光中,像花一样尽情开放。不要等年老时才懂什么叫后悔,花谢了,谁还会欣赏?
【详解】“转眼间 ”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学生写作时,首先突破审题,把写作的切入点放在“转眼间“上,有加以珍惜的言外之意,此外,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补题。要求立意时主题必须真实,必须是真情实感,必须符合客观事理,使作文写的更有价值,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