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 B卷 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自信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自信心应该做到( )
①体会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学会为自己喝彩
②采用场景变换等方式,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③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落人后
④避免犯任何错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巩固”“分析”“放射”“光辉”都是动词。
B.“长途跋涉”“风雪载途”“啸聚山林”“雅俗之别”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弯弯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一句中,“在水一样的天上”作补语。
D.“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仍旧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纸质阅读。”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子阅读替代纸质阅读”。
3.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A.②③①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热爱祖国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快乐地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我们最后决定,着力叙述文物所代表的这批古代阿富汗的多元文明图景。”②博物馆在展厅最开始的展板上写下了“文化不灭,国家永生”的标语,表达了成都博物馆对阿富汗整个国家走出战乱的信心。③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拉希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表示,这些展厅里的文物证明,“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期,我们仍然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次展览便是我的祖国阿富汗献给中国友人的礼物。”
⑴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⑵指出第②句中“文化不灭,国家永生”的短语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⑶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徒弟,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
(3)他豪爽直率,疾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 )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
7.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5月4日,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公告》。自即日起,在全省开展“五毛食品”整治工作,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食品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进行生产加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加大监督抽检的力度和频次,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五毛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
材料二:“五毛食品”,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此类食品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颇受儿童、青少年的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家二级营养师朱屾山介绍,许多零食的主要成分是糖类、钠盐、各种调味剂、各种添加剂。长期食用这类垃圾食品,不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添加剂,还会摄入较多的盐分,埋下健康隐患,会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说应如何杜绝“五毛食品”流入市场。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二、阅读与理解
8.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议论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信助人成功
张 雨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奖。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摘自《思维与智慧》)
9.概括分论点:选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证明“自信助人成功”这一中心论点的?
10.论据及作用: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是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
11.论证方法及作用: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论证方式:从论证方式的角度看,选文和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读《怀疑与学问》,完成文后各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3.下面的几个句子是从文中括号处抽取出来的。请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还原到文中,应该是 (只写序号)
①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②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③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④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14.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围绕顾颉刚先生的观点列出文章的提纲,体现他的论证思路。
15.根据顾颉刚先生这篇文章给你的启发,请你阅读【链接材料3】,就这段材料提出两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链接材料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三、感悟与表达
16.生活中有很多个瞬间,会让我们的心变得软软的。比如:默默陪伴的爸妈,在深夜悄悄给你递来一杯热牛奶;一向与你关系平平的同学,却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令你很讨厌的刻薄老师,竟鼓励地拍了拍你的肩膀……这么多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瞬间,其实都令我们的心变得软软的。
请以《这一刻,我的心软软的》为题,选一个熟悉的瞬间,写下你心里的故事。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中强调自信,培养自信,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积累成功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自信心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落人后,也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③④培养自信心的做法是错误的。故选C。
2.C
【详解】A. “光辉”是名词;
B. “长途跋涉”和“雅俗之别”都是偏正短语;
D. 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子阅读不能完全替代纸质阅读”;
故选C。
3.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排列语序的能力。排序题应做到一看、二找、三抓。一看就是看“一致”。看话题是否一致,句式是否一致,内容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一致。一致的句子要排在一起。二找就是找“呼应”。找与整体语段的前后呼应,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呼应。与前文呼应的句子则紧贴前文,与后文照应的就紧贴后文,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的句子排在一起。三抓就是抓关联词。本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好读书”的意义。首先明确观点: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接着从反面进行论证:不读书的坏处。然后再从正面进行论证,强调好读书的意义。根据以上的分析,最后得出⑤①③②④的答案。故选C。
【点睛】排序题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尾句,确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语句中相关(上下句出现相同的词语),依据内容再进行排列顺序。排序完成后再仔细认真的阅读,看各句之间的关系排列是否合理,语意表达是否正确。
4.A
【详解】试题分析:A项,都是偏正短语。B项,“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为偏正短语;“一帆风顺”是主谓短语。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D项,“经书里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5. 我们最后决定,着力叙述这批文物所代表的古代阿富汗的多元文明图景。 主谓短语 将句末的句号移至引号之外
【详解】(1)语序不当,把“所代表的”与“这批”调换位置。改为:我们最后决定,着力叙述这批文物所代表的古代阿富汗的多元文明图景。
(2)“文化”,名词作主语,“不灭”,动词作谓语,故是主谓短语;“国家”名词作主语,“永生”动词作谓语,故是主谓短语。
(3)本题考查句号和引号的位置。如果“引号”前面是“逗号”或者没有标点,引文部分算作非独立引用,“句号”就应该放在“引号”外。本题引号前是“逗号”。故“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6. (1)简·爱 (2)猪八戒 (3)鲁智深 (4)鲁滨孙
【详解】(1)根据描述,以及关键语句“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可知是简 爱。
(2)根据关键词“天蓬元帅”、“净坛使者”可知是猪八戒。
(3)根据关键语句“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可知是鲁智深。
(4)根据关键人物“星期五”,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可知是鲁滨逊。
7. (1)①食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 (2)“五毛食品”有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一些食品厂家违规生产食品,青少年热衷购买,成人看到“五毛食品”的买卖,明知不安全,却也只是漠然走开。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加强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加大监督抽检的力度和频次,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五毛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二。结合“此类食品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颇受儿童、青少年的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概括为“五毛食品”有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从漫画中可以看到:一些食品厂家违规生产食品,青少年热衷购买,成人看到“五毛食品”的买卖,明知不安全,却也只是漠然走开。
8.(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与下文苦闷、抑郁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2)运用“姜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写了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赏析句子时,能指出写景特点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9.①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②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③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 10.理论论据。引用名人名言,深刻有力地证明了“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的观点,使论证更加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11.举例论证。列举伊东布拉格战胜卑微取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的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 12.选文是立论,直接提出“自信助人成功”的论点并通过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课文是驳论,批驳对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一错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分析】9.本题考查分论点的概括。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总结作答。选文第①段用林肯的话引出文章的论点“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第②段列举华罗庚相信自己并经过努力成为数学家的事例,阐述分论点“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第③段列举波尔相信自己并加以努力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例,阐述“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第④段列举伊东布拉格穿越卑微,树立自信心并努力为梦想奋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的事例,阐述分论点“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最后一段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因此,文章的分论点在第②③④段中。
10.本题考查论据类型的判定及论据的作用。第⑤段划线的句子引用了拿破仑说过的话,属于道理论据。道理论据的作用通常是: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第⑤段中的观点是“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作者用拿破仑的话具体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选文第④段列举伊东布拉格穿越卑微,树立自信心并努力为梦想奋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的事例,阐述分论点“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故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的作用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的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有说服力。
12.本题考查论证方式的辨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驳论文,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驳斥对方的论证——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同时写出作者的观点: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本文是一篇立论文,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首先引用林肯的话,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列举华罗庚相信自己并经过努力成为数学家的事例来阐述观点——接着列举波尔相信自己并加以努力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例来阐述观点——再列举伊东布拉格穿越卑微,树立自信心并努力为梦想奋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的事例阐述观点——最后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13.④②①③ 14.学则须疑(中心论点) 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一) 怀疑也是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二) 15.示例:(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作者是什么人?
(2)为什么说君子处世当循天道,刚毅坚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解析】13.按照逻辑先后顺序分析,应首先对过去学者的学说有了怀疑,然后与其辩论,经过辩论以后,对于书中的学说就有了一个客观的评卷,最后对书中学说的错误之处进行修正,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学说。故顺序应为④②①③。
14.本文首先引用程颐和张载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需疑。根据“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可知,这句话前面的内容论证的是第一个分论点: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这句话后面的内容论证的是第二个分论点:怀疑也是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5.本题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可提出问题:君子处世与天道运行的什么关系?根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提出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深刻含义?
16.范文:
这一刻,我的心软软的
天蓝得似抹了蜡,上头依然挂着那么几朵云,只是它们已不知卷卷舒舒,舒舒卷卷了几番来回;实验楼门前几棵白果树亦是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就是道路两旁的山茶花也是开开谢谢了好许次了。和她相处已快三年了吧,而就在几天前的那一刻,她令我的心软软的。
那是周二的中午,我怀着期盼的心情小跑至她的办公室。敲门后我轻轻步入,发现她正批改别人的作文。我轻声问道:“老师,我的作文您看完了吗?”她猛一抬头,看看我,似乎才发现我的到来:“你的?等一下,我找找。”她从身边一沓作业中翻出我的作文,将A4纸展开,竟一点儿修改痕迹也没有,我不禁有些失望,只见她将作文铺开,手中的红笔无情地将我加上去的美文妙句,一句句地删掉,一边用略带遗憾的语气认真地说着:“这个不妥,这个太假……”,一边侧头看看我的表情,那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安慰,最后还批上一个大大的“43”,竟比我修改前的还要低,我叹了口气,转头看着她身边煞白的墙。蓦地,我瞥见她头上竟有一抹白,接着我定睛一看,是白发,那么多!从头顶开始,一点点地向下蔓延。这一刻,我的心突然变得软软的,再也不需要别的理由,这白发怕是对她平时操心、劳苦的最好见证。
我回想起七年级,那次我感冒了,妈妈特意给她打电话,请她帮忙多照顾一下我。午休时,我因为觉得起床后叠被子太麻烦,索性什么都没盖就躺在床上。她看见后有些生气地拍了一下我,赶紧将被子盖在我身上,摸了一下我的额头,才放心地离开,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任性了,让她如此费心。
内疚,霎时间涌上心头,接着它们便转化成感动,一点点掺杂入如丝如缕的情愫中。慢慢地编织了一颗宛如酥心糖的内心,却已无糖的香醇,苦涩得不是滋味,酥酥的,软软的。
是了,待到山茶花再开时,白果树再绿时,我定然已用六月天的那场绚丽还她一头青丝,报得三春晖。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要求非常清楚,要写一个“选一个熟悉的瞬间”,一个“令我们的心变得软软的”的瞬间。我们在行文过程中,就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1.要紧扣文章中心“心软软的”,选择恰当的、有表现力的素材。为什么心会软软的?是什么触动了心灵,使它变得软软的?一定要选择有感染力、能触动人心的瞬间来写。2.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情感的触发点,务必让感人的瞬间细节化,这样才能以小见大。3.将“软软的”这个词语具体化,变成心理活动描写清楚,这样才能打动人心。4.要有铺垫。“这一刻,我的心软软的”,也就是说在这一刻之前,心也许是相反的,也许是“硬硬的”“冷冷的”,或是麻木不仁的。总之要铺叙一些以前的心情,写出一个心灵从不是“软软的”到“软软的”变化过程。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的中心。然后分析修饰限定的词语。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去立意行文。注意要有创新意识;课下多积累写作素材;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