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鞍山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6 23: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库消落带,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因蓄放水周期性出露水面,消落带的生态治理是世界级难题。经多年试验,专家们发现中山杉是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中综合效益较好的乔木树种。我国三峡大坝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图1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1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水面面积最大的月份可能是( )
A.1~2月 B.3~4月 C.5~6月 D.10~12月
2.种植中山杉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 ②降低河流含沙量 ③改善航运条件 ④丰富沿岸景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山东省淄博市素有“陶瓷之都”的美誉。进入21世纪,淄博的陶土资源就呈现枯竭的趋势,急需寻求产业转型之路。而近日淄博烧烤“火出圈了”,与淄博美食文化同脉相承的淄博陶瓷,得以随烟火延续的方式再度焕新。据此完成3-4题。
3.淄博陶瓷工业为摆脱发展困境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
A.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关闭规模小的作坊
C.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 D.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4.烧烤的“火出圈”对淄博市的有利影响包括( )
①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②美食产业成为经济支柱
③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④利于捉高淄博市吸引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都市圆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2年12月7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巳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武汉都市四成为国家级都市圆。图2为武汉城市圆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武汉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区域人口密度 B.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
C.周围城市数量 D.中心城市的辎射能力
6.引导武汉都市图空间结构演变的有效措施是
A.轨道交通引导开发 B.城市连片发展
C.保护周边基本农田 D.提高城市等级
碳汇是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句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图3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101°E)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一天中碳汇效果圾佳时,该地接近( )
A.光照最强 B.气温圾高 C.湿度最大 D.气压最高
8.图中曲线代表夏季的是( )
A.a B.b C.c D.d
40°N~45°N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农业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出产优质粳稻的最佳气候区,吉林相比黑龙江和辽宁,稻谷的优质达标率略胜一等。吉林的农民崔某,有3000公顷左右的水稻基地。靠北的1000多公顷土地是旱地改水田,靠抽取地下水灌溉,靠南的原本就为水田,用河水灌溉。前几年,都种上了纯种“稻花香2号”,但用靠北水田种植的稻谷做出的米饭稍差了几分甘润。据此完成9-10题。
9.与辽宁省、黑龙江省比,吉林省出产优质粳稻更佳的条件分别是( )
A.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B.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
C.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 D.日照时间长热量条件好
10.吉林农民崔某用靠北水田种植的稻谷做出的米饭稍差了几分甘润,原因是靠北水田
A.改水田后,土壤变差 B.地下水灌溉,水温较低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D.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由礁坪环绕着鴻湖组成,适合建造人工岛。永署礁是我国南沙群岛--大型环礁。2020年4月,海南省三沙市设立南沙区,将政府驻地设在永署礁。图4示意南海诸岛某环礁局部剖面,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环礁中间的漏湖堆积物丰富,主要得益于(、
A.入湖河流带来泥沙多 B.湖内珊瑚生长迅速
C.外礁坪坡级利于沉积 D.礁坪阻挡海浪侵蚀
12.该环礁中最适合建造人工岛的部位是( )
A.向海坡 B.外礁坪 C.内礁坪 D.瀉湖盆
13.我国设立南沙区并将政府驻地设立在永暑礁的主要目的是( )
①彰显我国国际影响力 ②促进南海的资源开发
③增加南海生物多样性 ④加强对南沙群岛管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王老师在儿童节当日前往马巷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结束后乘公交车历时近2小时到达,上李水库公园进行风光摄影。图5示意从马巷到上李水库的公交路线和上李水库位置。据此完成14-16题。
14.王老师乘车前往上李水库途中发现阳光始终从右侧车窗照进车内(个别转弯路段除外)。推测王老师从马巷出发的时间是( )
A.09:30 B.11:30 C.15:30 D.19:30
15.为拍摄日落及其在水面倒影的照片,王老师应选择的拍摄点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北京时间20;00,王老师回家途中给在美国纽约(40°42′N,74°W)留学的学生分享摄影作品。此时,王老师的学生在当地能见到的景象是
A.朝阳东升 B.日已中天 C.夕阳西下 D.夜幕笼罩
二、非选择题:本体共3小题,共52分。
17.资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图6为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图7为我国不同棉区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比的比较。娇图百分数表示该阴影所示的占比,圆心数值为总量。
材料二 2020年新疆机械采棉的种植模式面积已占到新疆总的棉花耕作面积的69.8%。而黄河、长江流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近年来,新疆吸引大批东部沿海地区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但是目前新疆棉纺织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
(1)据图7描述我国棉花生产的变化特点。(6分)
(2)简要分析棉花生产分布格局转变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6分)
(3)简述新疆发展棉纺织业面临的困难。(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秦岭横贯陕西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8为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段称为“地上河”。图9中渭河河段为地上河。
(1)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2)试从地理角度评价秦岭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简述人类活动对图9中渭河河段地上河形成的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俄罗斯土地辽阔,但粮食产量不稳定,目前有些农产品还需大量进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同江铁路大桥是中俄两国首座铁路跨境河桥,主桥全长约2215米。2008年10月,中俄双方正式签署建桥协定,中方在2014年6月动工建设,俄方在2016年6月动工建设。2019年4月,大桥主桥成功合龙。大桥连接了同江口岸和俄罗斯下列宁斯科耶(图11),设计年过货能力达2100万吨。大桥开通后我国将增加一条铁路与俄罗斯铁路相连。
材料三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水量约占世界河湖淡水总量的1/5。湖面海拔455米,每年1月至4月结冰。图12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俄罗斯粮食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2)分析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6分)
(3)蒙古国提出了“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计划从贝加尔湖购水经蒙古引至北京。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上没有可行性,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专家的判断提供依据。(8分)
辽宁省鞍山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科答案
1-16CCDCD ABDDB DCBCD A
17.(1)总产量在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播种总面积波动中减少;(任答一点2分)
单位面积产量上升;(2分)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播种面积减小,西比内陆棉区播种面积增加,产地向西北内陆棉区集中。(2分)
(2)有利影响:西北内陆棉区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棉花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棉花增产。(利于充分利用西北地区的优势条件增产)
不利影响:棉花生产区与主要销售区距离增加,增加运输物流成本。(棉花销售市场距离增加,交通物流成本增加。)
(3)产业配套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劳动力素质低。(6分)
18.(1)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2分);沟谷众多,地表起伏大(2分);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植被覆盖率低(2分),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降水必答,其余3点任答2点)
(2)有利影响:秦岭使得南北的气候、植被、农产品差异大,利于省内优势互补,便于协作发展;可依托秦岭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任答1点,2分)
不利影响:秦岭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导致南北交通不便,阻碍南北交通联系。(2分)
(3)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渭河北岸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2分)(黄河渭河河口下游)修建水利枢纽抬高水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抬高河床;(2分)为防止河水外泄,两岸修建大堤;(2分)泥沙持续堆积,河床和大堤持续加高,导致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
19.(1)俄罗斯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水热组合不佳,北部气侯湿润但热量不足,南部热量较丰富但气候干里;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频繁。(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2)同江铁路大桥修建长度长,工程量大;大桥跨越国界,由中俄两国分段修建,工程统一管理难度大;所在地区纬度高,冬天严寒,多冻土沼泽,河流有夏汛,凌汛等自然条件限制,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每点2分,共6分)
(3)地形复杂,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衎逐级提水,成本高;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冬季寒冷,结冰期长,不利于调水;途经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多断裂带,防滲漏难度大。(任答4点,共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