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17 00:11:55

文档简介

2022一2023年高二第二次期末考试卷
高二物理试题
答题时问: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B.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和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

则的热运动
C.因为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作热运动

D.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剧烈

2.呼吸机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吸气

时会将气体压入患者的肺内,当压力上升到一定值时,呼吸机会停止供气,呼气阀也会相继
打开,患者的胸廓和肺就会产生被动性的收缩,进行呼气。若吸气前肺内气体的体积为Vo,
B
肺内气体压强为P0(大气压强)。吸入一些压强为P的气体后肺内气体的体积变为V,压强
变为P,若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吸入气体的体积为()

A.V-Vo
B.必

Po
C.P(v-Vo)

Po
D.PV-poVo
Po
3.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抛出
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速率关系是()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p>vz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ym>vz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m>v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vz
4,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平均结合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核子与核子之间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做的功
B.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核子从原子核中分离,外力克服核力做的功
C,比结合能是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
高二物理试题第1页(共5页)
D.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重核的比结合能比轻核的比结合能大
5,光电效应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的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
中偶尔发现。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過止电压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金属种类无关
B.单一频率的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所有光电子的速度一定相同
C.入射光频率越大,饱和光电流越大
D.若红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紫光照射到该金属表面上也一定能发生
光电效应
6.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a粒子散射实验
B.电子的发现
C.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D.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7.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4能级跃迁到x=3能级时,辐射出光
子a;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Elev
()
0
0
4
-0.85
-151
A.在真空中光子a的频率大于光子b的频率
2
-3.40
B.光子a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C.光子b可能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13.60
D.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辐射2种不同谱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密封汽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汽缸
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汽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
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较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
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9.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1V图如下图,变化顺序为a→b→c→
d→a,图中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1/W轴垂直。气体
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A.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B.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高二物理试题第2页(共5页)高二物理答案
2
8
9
10
B
D
B
D
BC
AC
BCD
11.(1)BD
(2)sin a
(3)偏大(4)不变
各2分
sinβ
12.
化+2
2分
c
2分

3分
9.77
3

13解:(1)由0点处质点振动方程y-10sim10t(cm)可知,
波的振幅为A=10cm,波动周期T-
=0.2s
1分
O点处质点起振方向沿y轴正向1分
波传播到P点需要的时间,==Ug
、=7s=0.1s
1分
因此P点处质点第二次到达波谷的时刻:t=0.1s+T=0.45s2分
(2)当O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00cm时,O处质点振动的时间
00T=2.5T,2分由入=T=1×0:2如=0.2m·1
OP两点的距离是半个波长,则P点振动了两个周期,P点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s=2×4A=0.8m。2分
14.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
a、
B
M
在等腰△0BP中,∠OBP=180-60=120,1分
由折射率定义得、在A点有n-s加
sinr·2分
f在B点有n-s血(180·-1202_s如60
sinr
sinr,2分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180°-2)+i+30°=180·,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折射率n=
2;2分
(②)根据折射率知=V·2分
得光通过透明球体时的速度v=V6×10m/s。2分
15.解:(1)开始时.管中封闭气体:
P po+5cmHg=80cmHg,1
1=20cm.1分
T1=300K1分
气体加热后,当竖直管中水银柱液面刚好到管口C:
p2 po+10cmHg =85cmHg,1
l2=25cm1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22空
T
1分
代人数据解得:T2=398.4K
1分
管中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T=T2-T1=98.4K
1分
(2)若以玻璃管水平部分为转轴,绥慢转动玻璃管180·,使玻璃管开口向下,假设水银不会
流出,且竖直管中水银液面离管口距离为hcm
P3 po-(10-h)cmHg=(65+h)cmHg
l3=(25-h)cm1分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l1S=plsS
1分
解得:h=(5v7-20)cm1分
由于h>0.假设成立
因此水银不会流出,1分
管中水银液面离管口的距离为(5V17-20)cm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