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金色的鱼钩
你读过哪些有关长征的故事呢?
这篇小说是根据真实的长征经历创作的,这枚珍贵的鱼钩现在就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生字新词
颧骨 青稞面 威胁 弥漫 衰弱
收敛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kē
yē
quán
zhān
合作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探究一 借助关键词,梳理内容
时间 事件(小标题)
一天
有一次
第二天
这天上午
1935年秋天
2.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并列出小标题。
时间 事件(小标题)
一天
有一次
第二天
这天上午
接受任务
钓鱼补给
发现秘密
坚持让汤
悲壮牺牲
3.借助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35年秋天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小组内交流。
探究二 聚焦对话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老班长用善意的谎言稳定大家的情绪。
老班长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和责任。
老班长的话真诚、感人。
小梁明白了老班长的心意,但也更为他担心了。
老班长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不忘自己的责任。
这是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老班长。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小梁的话,学生读老班长的话,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合作探究
圈画出描写“我”心理的句子,感受老班长的形象。
探究三 聚焦心理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省略号,表现了“我”看到老班长吃鱼骨头时内心极度难受。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内心的沉重。
表现出“我”心里很着急,充满了对老班长的担心。
“我”被老班长心中只有革命同志的精神感动,这样写可以更好地从侧面突出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文章的主人公是老班长,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描写“我”的心理活动?
合作探究
探究四 思考课题,升华主题
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鱼钩是本文的线索,也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虽然这个小小的鱼钩上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这不是一枚普通的鱼钩,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老班长的怀念,还承载着对革命精神的赞颂。
这节课我们通过聚焦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认识了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在红军长征途中,这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长征途中有多少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啊!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1.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2.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老班长说些什么?请以“老班长,我想对您说”为话题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