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案备课课时教案
河口初级中学 主备教师:数学组 二次备课教师:
课题 24.4解直角三角形(2)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俯角和仰角的概念,并利用其解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综合利用仰角和俯角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数学知识的挖掘与欣赏过程,近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三角形求解
教法学法 启发诱导式 教具学具 PPT 三角板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共案) 二次备课修正(个案)年 月 日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锐角三角函数: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边角关系)2、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1、已知两条边 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角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让学生认真阅读“读一读”(书113)小结:在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铅 视线 垂 线 水平线 视线三、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如图: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BC,在离旗杆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10米的A处,用高1.50米的测角仪DA测得旗杆顶端C的仰角a=52°,求旗杆BC的高。 C解:在RT△CDE中∵CE=DE×tana=AB×tana=10×tan52°≈12.80 D E∴BC=BE+CE=DA+CE A B≈1.50+12.80=14.3(米)答:旗杆BC的高度约为14.3米小结:根据实际问题画出图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联系实际、应用拓展例: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米,这栋楼有多高? B解:(略) (热气球) A D C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仰角、俯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练习:书114页EX1、2
板书 24.4解直角三角形(2)引入 仰角、俯角概念: 例 图 例
作业设计 书117页习题3题
教后反思
字体仿宋,5号
仰角
俯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