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点燃实验事实1:实验1小结: 氧气+白磷 → 五氧化二磷
称量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实验现象: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气球变瘪 实验事实2: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Fe+CuSO4 Cu+FeSO4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三质量减少想一想1.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碳酸钠 + 盐酸 →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Na2CO3 + HCl → NaCl+H2O+ CO2↑
实验的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右侧。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2、镁条的燃烧
质量增加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 O2 MgO点燃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指针偏向右侧。
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 大 ;点燃质量增加分析 1、没有称到氧气的质量。
2、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3、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难道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不矛盾
反应中有看不见的气体参与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练习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9克8克 活 动 与 探 究例3、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克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 8克 B、18克 C、10克 D、无法确定
例4、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克 B、12.6克 C、6.6克 D、14.9克BA27.5g17.9g=+氧气的质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别漏了我5、 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生成KCL 克。6、 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此说法对吗?.7、现有化学反应A+B=C,若mgA和n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生成C的质量是(??? )
?
A、等于(m+n)g?? ???????????B、小于(m+n)g???
?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
8.(2010·陕西中考)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的是( )B9.将25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残余固体的质量为22 g,则产生氧气____g。
10.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
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空气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为(? )? A、大于铁丝质量?? ????????B、小于铁丝质量??? ? C、等于铁丝质量???? ? ?D?、可能等于铁丝质量?12、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二、守恒的原因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分 子原 子新物质新分子H2O2H2O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小 结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1、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H2O + CO2 淀粉 + O2
例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H O C OC,H(提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C ,HO1、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Cu、O、H B.Cu、O C.O、H D.Cu、H
2、确定化学式例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 H2O2 = N2 + 2 H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H3 C. NH2 D. N2H2
DX+ H2O2 = N2 + 2 H2ON H O2 4 2H O2 2N H2 2故X的化学式为N2H2。(提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守恒)2、在化学反应2X2 +3Y2 = 2R 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A)X3Y2 (B)X2Y3 (C)X3Y4 (D)XY23、铅丹 + 4HNO3 =PbO2 + 2Pb(NO3)2 + 2H2O ,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为( )
A. Pb B. PbO C. Pb2O3 D. Pb3O4 BD1、当NH4ClO4分解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CO2 Cl2 O2 N24.食物中的糖类给人体提供热量,某糖X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是:
X+6O2=6CO2+6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5.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O5 + 5CO =I2 + 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化学式为6.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 学 方 程 式 三、化学方程式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 学 方 程 式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化 学 方 程 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意 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反应物:C、O2。生成物:CO2。条件:点燃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的计量数的乘积之比)12 :16×2 :12+16×212 : 32 : 44粒子个数比1 : 1 : 1 化 学 方 程 式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 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