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 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虚词、实词,掌握文言词义。
2.理解内容,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内容,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杂说》《进学解》等。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却讲究文采,写法上也不拘一格,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韩愈《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题目。
字音字形
祗(zhǐ) 骈死(pián) 槽枥(cáo lì) 尽粟一石(sù)食马者(sì)
邪(yé)
基础积累
1.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饲”,喂
(2)才美不外见 同“现”,表现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同“衹(只)”,只、仅
2.古今异义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奴仆 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3)是马也 古义:这样 今义:判断动词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等同,一样 今义:等候;表示复数或列举
(5)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疑问词,怎么 今义:安全,平安
3.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马鞭驱赶
②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2)能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动词,能够
②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才能
(3)食
①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同“饲”,喂
4.词类活用
(1)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3)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5.其他重点实词与虚词
(1)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副词,表示接着某种情况或动作以后
(2)才美不外见 外见:表现在外面
(3)策之不以其道 道:正确的方法
(4)而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②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顺承
(5)以
①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②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6)其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指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的
④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
(7)之
①马之千里者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千里马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无实义,不译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把握节奏。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3.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4.课文第1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深层领悟
1.说说本文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交流点拨】“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人才。“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2.根据课文,说说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四、板书设计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并且了解到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点,激起了古今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文章寄寓的思想情感吧!
二、文本探究
深层领悟
1.文章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一有悖于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
【交流点拨】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千里马被埋没(摧残是因为没有伯乐发现赏识;暗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必然性;世上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2.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对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表示同情、感到惋惜,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愚蠢浅薄的“食马者”的讽刺、针砭和控诉。
3.文中哪句话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交流点拨】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评析。
【交流点拨】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饲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环环相扣。阐明的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
6.文章3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尾,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第1段中的“也”,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表达了作者悲叹千里马的遭遇。第2段中的“也”,表示反问,相当于“呢”,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第3段中的“也”,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感到十分悲哀。
7.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交流点拨】要具备千里马的才能;要有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伯乐;要把握住机遇;要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课堂小结
本文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社会埋没人才的现状做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三、板书设计
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马 说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 说
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事例论证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不能通其意
愚妄无知
埋没人才
表达:怀才不遇
控诉:埋没人才
希望:重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