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名校 2022-2023-2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生物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
时间 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50 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
2.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C.抓取四次,一定有两次表现为杂合子
D.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后不必放回原小桶
3.已知豌豆的某种性状有甲和乙两种表现类型,下列组合中能判断甲和乙显隐性的是
A.乙×乙→乙 B.甲×甲→甲 C.甲×乙→甲+乙 D.乙×乙→甲+乙
4.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 32P标记的某雄性动物的1个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0)
置于不含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 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推断
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为 40条
B.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Ⅱ后期,1个细胞中被 32P标记的染色体为 40条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 4个子细胞中含 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2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 4个子细胞中含 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1
5.下面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 DNA分子一般都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 1个磷酸和 1个碱基
C.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
D.双链 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 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 40个鸟嘌呤
6.果蝇的体色由基因 A/a 控制,眼色由基因 B/b 控制。已知体色与眼色的基因在非同源
染色体上。下列基因型杂交组合中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AaBb×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aaBb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 1:1
⑤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 DNA分子上,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8.下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的遗传信息都会沿着④或⑤流动
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会发生过程①②③
C.除了③过程外,其他 4个过程所需原料相同
D.过程①④所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9.①、②、③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
B.①DNA、②染色体、③基因
C.①减数分裂、②有丝分裂、③无丝分裂
D.①核糖核苷酸、②核苷酸、③脱氧核苷酸
10.俗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一现象与图所示的哪些过程有关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 A控制籽粒为紫色,基因 a控
制籽粒为黄色,基因 B只对基因型为 Aa的个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现白色。籽
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黄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长成的植
株进行两次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亲代 F1表型 F1自交,所得 F2表型及比例
一 全为白色 紫色:黄色:白色=6:4:6
黄色×紫色
二 全为紫色 紫色:黄色:白色=10:4:2
A.亲本黄色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或 aaBB
B.第一组 F2紫色个体中基因型有 4种
C.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颜色可能不同
D.第二组 F2黄色个体中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比 1/2
1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 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 S 型
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
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 R型菌相比,S 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 DNA 进入 R 型菌细胞后能被 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
C.加热杀死 S 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 DNA 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 S型菌的 DNA经 DNA酶处理后与 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 S型菌
13.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 25%,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 60%,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 15%。该种群中的基因 A和 a的频率分别为
A.55%、45% B.75%、25%
C.50%、50% D.30%、70%
14.右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字母表示的是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该过程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可发生
B.图中 B是核糖体,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C.图中 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均可构成 1个反密码子
D.图中多个 B合成出的 C最终会形成多种蛋白质
15.如图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不可能相同
C.①②③三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
D.③过程中不同核糖体合成的是同一种肽链,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右向左
16.某雌雄同株植物产生的配子中,含 a基因的精子中有 50%致死,其他配子育性正常。
基因型为 Aa的该植物(甲)进行一次测交实验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 A基因的占 1/2
B.测交所得子代中,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可能占 1/2
C.甲产生的可育精子中,含 A基因的占 1/2
D.测交所得子代中,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可能占 2/3
17.关于 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个含有 m个鸟嘌呤的 DNA分子复制 n次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n﹣1)×m个
B.DNA 双链被 32P标记后,复制 n次,子代 DNA中有标记的占 1/2n
C.在酶的作用下,子链的合成方向是 5′端→3′端
D.在一个双链 DNA分子中,A+T 占 N%,那么该 DNA 分子的每条链中 A+T 都占该链
碱基总数的 N%
18.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导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一旦发生突变,癌症就会发生
B.防治结肠癌的根本方法是剔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基因突变一般不会导致基因的数量发生改变
D.远离诱变因素,基因突变就不会发生
19.如图是由 A、a基因控制的人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Ⅱ5和Ⅰ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3
C.Ⅱ7的基因型可能是 AA或 Aa
D.Ⅲ9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是 1/4
20.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一定获得二倍体
B.单倍体的体细胞可能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C.三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D.用低温处理某二倍体植株后获得的个体,其细胞都是四个染色体组
21.没有使用杀虫剂和化肥等培养的无公害蔬菜很受市民欢迎,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
使用某种杀虫剂,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期使用杀虫剂可能诱发害虫的抗药性变异
B. 杀虫剂的定向选择作用会使害虫的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 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从而决定进化方向
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2.一对染色体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X 的胎儿,若在形成性染色体组
成为 XXX的受精卵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了一次异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异常
B.胎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异常
C.可以借助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预防所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3.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24.正常男性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 Y染色体的是
A. 神经细胞 B. 精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25.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诺氏液也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B.材料也可以选择根尖成熟区细胞
C.低温诱导主要作用有丝分裂后期
D.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根尖解离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 分)
26.(10分,每空 1分)图 1中 DNA分子有 a和 d两条链,I和 II均是 DNA分子复制过
程中所需要的酶,将图 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 1可看出 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____,I是_________酶,II是_________酶。
(2)图 2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而成,该 DNA片段
中左侧单链的上端是_____端(选填 3’或 5’)。
(3)图 2中④名称是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 A和 T之间通过
连接。
(4)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_________。
(5)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_________为原料,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6)若亲代 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100对,A+T占 60%,则该 DNA分子复制 4次,共
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量是_______个。
27.(12分,每空 2分)已知甲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A表示,乙病
是一种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表示。如图是某家族关于甲病和乙病的遗传
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病和乙病,Ⅱ-3的基因型为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
(2)Ⅲ-2与Ⅲ-3婚配后,准备生育后代。
①如果胎儿是男孩,则他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
②Ⅲ-3产前检查时,确定胎儿的基因型为 aaXbXbY,多的一条 X染色体来自_____(填“父
亲”或“母亲”)。
(3)Ⅲ-4 的基因型为 aaXBXb的概率为_____。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如果Ⅲ-1 与Ⅲ-4
婚配,建议他们生_____(填“男孩”或“女孩”)。
28.(12分,每空 1分)水稻是常用的育种实验材料,现有基因型为 AABB,aabb的小麦
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 AABB、aabb经过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的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
式称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___________。
(2)若经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 3200株,则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理论上有____株。基
因型为 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就可获得较纯的 AAbb与 aabb的数量比是_________。
(3)过程⑦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与④的育种方式比较,过程⑦成功率低的原因
是__________。
(4)过程⑤常采用______技术可得到 Ab 个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就可得到纯合子
AAbb,所以可以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它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5)可用______处理品种 AaBb的____________,从而获得新品种 AAaaBBbb,品种 AaBb
与品种 AAaaBBbb是不是同一物种?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每空 2分)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
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 。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
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 。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
是 。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的。
{#{QQABSQCAogCgAABAARACQwEACAKQkhAAAIgGRFAQIEAAiBNABCA=}#}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DADDB ACBAA DDABC CBCDB BDDD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0分,每空1分)
边解旋边复制 解旋 DNA聚合
②③ 5’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分裂间期
(4种)脱氧核苷酸
600
27. (12分,每空2分)
aaXBXb aaXBY
①1/8 ②母亲
1/2 女孩
28. (12分,每空1分)
①②③ 基因重组
200 1:1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或基因突变频率低)
花药离体培养 染色体(数目)变异
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不是 存在生殖隔离(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16分,每空2分)
种群 基本单位 基因库
基因突变 抗药性基因频率很低
定向选择 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不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