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上练习: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沪教版九上练习: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7 18: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选择题
1.在科技发展史上,为人类增产粮食、消除饥荒作出巨大贡献的化学成就是( )
A.金属冶炼
B.海水综合利用
C.石油工业
D.以氮气为原料制氮肥
2.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本次深潜活动中,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耐高压的载人舱内空气的质量
B.载人潜水器浮体使用的材料
C.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
D.潜水器对水质的影响
3.下列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
A.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加高烟囱将有害废气排放到高空中
C.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D.废弃口罩投入专用垃圾箱回收处理
4.下列做法不符合“关爱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禁放烟花爆竹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秸秆露天焚烧
5. 近来各大城市分别出台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垃圾分类”成为热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利用,能减少垃圾的危害
B.家庭废弃餐厨物品,属于无污染垃圾
C.废弃金属与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D.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6.如图所示,将除去铁锈的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放在锥形瓶中,加入3-4 mL的浓食盐水,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后,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丝网全部溶解
B.锥形瓶中溶液变成蓝色
C.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
D.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小段红色水柱
7.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关停所有化工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持
8.下列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某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资源问题
B.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C.某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D.中科院开发的纳米玻璃用于国家大剧院——材料问题
二、填空题
9.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化学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人类造福。试根据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举出几例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实例: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10.化学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就是中毒、腐蚀、污染等,其实这是对化学的一种误解,许多化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现在请你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各举一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
吃:________。
穿:________。
住:________。
行:________。
1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下列是化学家们的部分研究课题:
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消除汽车的有害尾气
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能耗条件下分解水制取氢气
⑤研制人造皮肤和血管
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
请将上述问题归类,并把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源问题:________。
(2)粮食问题:________。
(3)环境问题:________。
12.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图是某同学收集到的七种物品。
请回答:
(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________。
(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物品是________。
(3)图中可以食用的物品是________。
(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障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例1:________;
例2:________。
三、简答题
13.某快递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快递有毒化学品,因化学品泄漏,导致多人伤亡,被称为“夺命快递”,“夺命快递”中的化学品是氟乙酸甲酯,是有毒液体,在燃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有人说这“都是化学惹的祸”,你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以氮气为原料制备的氮肥为人类增产粮食、消除饥荒作出了巨大贡献。
2.答案:C
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3.答案:D
解析: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对于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防治病虫害起到了很大作用,不能禁止使用;加高烟囱将有害废气排放到高空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废弃口罩可能带有病菌,应投入专用垃圾箱回收处理。
4.答案:D
解析:禁放烟花爆竹、废气达标排放及工地洒水除尘都符合主题;秸秆露天焚烧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主题。
5.答案:B
解析:垃圾分类利用,能减少垃圾的危害;家庭废弃餐厨物品,属于厨余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废弃金属与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6.答案:D
解析:铁丝生锈消耗氧气,使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滴有红墨水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形成一小段红色水柱。
7.答案:B
解析:不能关停所有化工企业,化工企业的废气、废水等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减少环境污染。
8.答案:B
解析:海水淡化有利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A正确;导电塑料的研发和使用,解决的是材料问题,不是能源问题,B错误;洗衣粉的使用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C正确;纳米玻璃的开发和使用,解决了材料问题,D正确。
二、填空题
9.答案:食盐作调味剂 用石灰浆刷墙 醋酸除水垢 煤气作燃料(合理即可)
解析: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举实例只要利用了化学知识即可。
10.答案: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大丰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颜料的生产等,使人们穿上各种材质和颜色的衣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钢铁、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金属的冶炼、合成橡胶的生产使汽车进入家庭,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合理即可。
11.答案:(1)④
(2)①⑥
(3)②③
解析:能源问题是指与人类使用的能源有关的问题,例如氢能、核能、太阳能、化石燃料等;粮食问题是指与粮食生产有关的问题,例如合成高效化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等;环境问题是指与环境污染和保护有关的问题,例如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等。
12.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⑦
(2)①④⑥
(3)⑤
(4)适量使用味精可使食品更鲜美 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化学以物质为研究对象,题图中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2)题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水泥、煤炭、汽油。(3)题图中可以食用的是食醋。
(4)化学在保障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适量使用味精可使食品更鲜美;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的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三、简答题
13.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化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化学品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
解析: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化学的利弊,化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化学品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否定化学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