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欧的航海家、探险家与商人因为寻找新的通往东方之商从而开辟了新航路
了解哥伦布探险的基本情况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能力培养,阅读提取信息并进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哥伦布等开辟过程的学习,理解航海家的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
理解新航路使不同地区的文明开始互相交融,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带来了殖民略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寻金梦促使了新航路开辟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内容安排(1课时)
新课导入(3分钟)
出示14世纪下半期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三张地图,指出这三张地图都是当时的人对他们当时所认识地球的描述,请同学排序,这三张地图出现的先后顺序,并提问排序的理由。
(教师从地图反映的区域大小、地球形状等上进行引导)
进而提问为什么十四世纪与十五世纪的地图与现在的世界地图差异比较大?
解释 “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因此,当时人们不知道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根据仅有的认识画出了世界地图。
由此,提出16世纪的世界与现在的地图比较相似的原因得益于15世纪到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讲授新课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6分钟)
人类为什么在15世纪到16世纪开辟新航路呢?下面我们就来学学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在西欧,人类社会发展到15世纪时,有一样东西成为商品贸易中重要的支付手段,许多人也都在做最大拥有这种东西的梦。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人们是怎样描绘这种东西的。
(出示当时人对黄金的描述语句)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欧洲人向往金子,希望自己拥有金子,那哪里有金子呢?世界上某个地方富有黄金。
出示马可波罗的相关图片
公元13世纪,17岁的马可·波罗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去写了《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这本书迅速成为欧洲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之一,许多人被里面的描写所迷惑,进而痴迷。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
现在,他到底来还是没有来中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从他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可谓漫山遍野都是黄金,黄金触手可及。
欧洲人这么向往黄金,中国有如此富有黄金,就来中国拿吧!怎么来呢?当时,已经有了通往东方的商道。
解释当时东西方交通示意图。提出水陆与陆路都需要经过土耳其这一带,进而提出土耳其的咽喉要道重要地理位置。但是在15世纪中叶,在西欧人最向往拥有黄金的时候这条路却不那么通畅了? 为什么呢?
(出示土耳其对商路阻断的表现)
土耳其人认为,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他们明目张胆的巧取豪夺。结果呢,物以稀为贵。现在不但去东方不容易了,想要享受生活还得多花钱,自己拥有的财富反而越来越少。
提问“面对如此状况,该怎么办?”得出“开辟新的通往东方的商路”,“离土耳其远一点的海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非得走这条路去东方呢?
关于土耳其建立阻断东西方商路这个原因有一定的争议,但总之在离自己所在的欧洲很远的一个地方遍地黄金,非常富有,自己通过较小的代价取得越多的财富是欧洲许多人的梦想。
二、地圆说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
当时,想开条新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当时一种假说的流行给了许多探险家一种启示。什么假说呢?就是地圆说!”
提问并演示“地球是圆的意味着什么”,得出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走,最终还会回到原地。
地圆说给了航海家、探险家、商人寻找新路理论上的支撑,在这种理论的支撑下,在黄金梦的驱使下,欧洲掀起了系列海上探找到东方的路的活动。在这些探险活动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哥伦布。
三、航海经历(20分钟)
(一)哥伦布(12分钟)
哥伦布是个意大利人,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熟读《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于是,他也想开辟新的到东方的路线。
小组合作讨论1:开辟新的到东方的路线需要做哪些准备?
(寻找资助者,解决钱的问题;船只;水手;指南针等)
在配备了当时先进的仪器的状态下,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出发了。
小组合作讨论2:开辟新的到东方的路线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船上生活百无聊赖,没有娱乐活动;总吃同样的东西;没有办法洗澡;对前途不确定性;大海太可怕了;不想再走了……)
教师归纳哥伦布面临着大海带来的自然灾害,水手的人为困难以及自己对某些假象问题的不确定性,虽然哥伦布面临着这些困难,但他还是以自己的坚定信念说服了水手,继续向西航行。最后他们看到了陆地。哥伦布认为他到的地方是东方的印度,因此把他把所到群岛起名西印度群岛。把当地的居民称为“印第安人”,意味“印度居民”。遗憾的是他到达的并不是东方,而是一块新大陆,后人称为美洲。此后,哥伦布又三次向西航行,到达过美洲的一些海岸。因为哥伦布到达的地方没有给西班牙王室与他自己带来财富,所以他在贫困中死去。哥伦布可以说是主观愿望是去寻找财富,客观上去发现了一块新的大陆。
(二)达伽马、麦哲伦(8分钟)
虽然哥伦布认为他所到之地就是东方,但在当时已经有很多人认为他所到之地并非富庶的东方,因此,其他人也仍然在探索到达东方之路。其中最著名的就有达伽马、麦哲伦。
出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片,让同学阅读相关段落并介绍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经历。每个介绍不超过200字。
小组合作讨论3:(1、2、3组讨论达伽马,4、5、6讨论麦哲伦)
(注意时间、人物、过程与影响)
(达·伽马受到葡萄牙王室之命,在1497年7月8日从葡萄牙出发,向南航行,穿过好望角后,向东北方向航行,在1498年的3月到达东非的莫桑比克,4月在阿拉伯海员的带领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同年9月,达·伽马船队满载东方的香料、宝石、丝绸返回葡萄牙。
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于1519年9月20日率领5艘帆船与265名水手从西班牙出发,整整70天才到达巴西海岸,他们继续向南航行,随后穿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船队又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洋里航行了110天,到达菲律宾群岛,在这里,麦哲伦由于参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内讧而被杀身亡,他的同伴继续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522年的9月6日。)
总结:哥伦布带着满腔热血寻找财富却没有带来财富,可他却发现了美洲。他的所谓的失败却没有阻挡其他航海家继续开辟东方财路的步伐,他们继续前仆后继。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财路,可他却没有达到中国。麦哲伦又继续前进,但他由于受到季风等影响而完成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一个球体,使地圆假说变成地圆学说。主观上的寻金行为,客观上却开辟了从欧洲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7分钟)
早期的航海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正如歌词中唱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正因为他们的坚定信念,人类知道了除自己以外的世界,认识了自己的家——地球的样子,除了自己生存的陆地,还存在其他广阔的陆地,地球也的的确确是圆的,从而使世界由分散的区域文明走向了全球文明,这时人类这时再画世界地图就成了这个样子。也正因为人类知道了除自己以外的世界,人类就开始与自己以外的世界进行交流。
出示相关农作物——土豆的图片,
土豆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我国许多地方种植马铃薯,已经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农业项目物。但是,你们知道吗,它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它是美洲的农作物,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它的种植范围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它“冲出了美洲,走向了世界”。
出示咖啡的图片。
咖啡作为一种优雅、时尚、高品位的饮料早已风靡全世界,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尽管如此,咖啡的故乡却不在巴西,而是在非洲。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到非洲的欧洲人也品尝到咖啡的独特浓香,于是把咖啡树带回欧洲耕种,但欧洲的土壤与气候却不适合,咖啡树不能成活,于是,欧洲人想到了他们新发现的大陆——美洲,于是利用美洲廉价的劳动力与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大面积种植,巴西反倒成了咖啡的最大产地与出口国。
咖啡在非洲时只是直接食用咖啡豆,到了欧洲出现磨、煮等现代吃法。现在,我们吃咖啡要享受咖啡厅的高雅氛围,体验咖啡师的高超技艺,触摸精美的咖啡仪器,因此已经形成了高雅的咖啡文化。
小组合作讨论4:东西方文明交互影响
(宗教、建筑、物品使用……)
总之,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个地区,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开拓了世界市场。同时西欧各国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对殖民地人民与财富进行疯狂的掠夺。关于殖民扩张,我们将在下一课中具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