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设计
【情境任务】
为英雄董存瑞的写颁奖词。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从描写人物神态、言行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
3.为董存瑞写颁奖词。
【教学重难点】
从描写人物神态、言行的语句中,体会董存瑞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欲作颁奖词
活动1:明确本课任务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5月25日,是19岁的少年英雄——董存瑞离开我们75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军民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仰和无限哀思。这节课,我们也来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为英雄董存瑞写颁奖词。
活动2:亮星级评价表
指名说怎样写好颁奖词。
活动3:导入新课学习
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英雄事迹,感悟英雄精神。齐读课题——第1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是一位英雄的壮举,让我们崇敬地读。(再读课题)
任务二、借助资料,知英雄事迹
活动1: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指名交流解放战争、解放隆化战争的资料。
活动2:梳理情节,初感英雄事迹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梳理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为了炸毁敌人的暗堡,用身体托着炸药包顶住桥底,最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任务三、聚焦画面 品英雄气概
活动1:整体感知英雄形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董存瑞是个怎样的战士?
出示;董存瑞是一位( )的战士。
活动2:自主学习,提取信息
自学: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
出示表格,让学生自主将相关信息填到表格中
描写神态的句子
1
2
描写言行的句子
1
2
3
活动3:合作学习,运用方法
1.小组合作,说说自己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感受英雄气概
画面一:
师:让我们先听听这小组的汇报。
预设1: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坚决勇敢、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战士。请大家跟我看第2自然段的这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从“瞪着、迸射”这两个词语中,我体会到董存瑞对敌军的仇视和愤怒,从“坚决”一词中,我还感受到董存瑞的英勇无惧、冲锋在前。
预设2:联系前文:“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我体会到,此时董存瑞的内心活动,他想:敌人的暗堡火力凶猛,如果不炸掉还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董存瑞此时心中肯定又急又怒,为了革命的胜利,他毅然选择主动申请任务。
预设3:课前我查阅了有关董存瑞的资料,得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主动请缨,带头冲锋了。他早在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中,就曾经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主动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董存瑞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师小结:说的真好!这一小组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细节描写和借助资料品析到了董存瑞坚决勇敢、冲锋在前的人物形象,充分体会到他此时的内心活动,那么同学们,就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段话,注意读出董存瑞内心的坚定,语气要强烈、坚决。
画面二:
师:面对敌人的火力封锁,董存瑞又遭遇了哪些困难?是如何拼死前行的呢?听听这小组的发言。
预设1: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骁勇善战,顽强不屈、无惧生死的战士。请大家跟我看到第五和第六自然段,这两段作者集中通过动作描写来展现董存瑞和战友配合无间、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奋勇前行的画面。“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通过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董存瑞和队友间互相配合,艰难前行的场景。
预设2:“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从“夹紧、忽左忽右、匍匐、滚”这一系列动词,我体会到董存瑞作战的灵活机智和突围的艰难。
预设3:从“一震、一摸、全是血”中,我看到了他顽强不屈的意志力,即使身负重伤,仍然奋勇向前,什么也不能阻止他炸堡的决心,最后“猛冲”到了桥下,完全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师小结:这组同学通过集中抓住动作描写,充分感受到董存瑞那顽强不屈、奋勇向前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读出感受。
画面三:
师:敌军的疯狂扫射阻挡不了顽强的董存瑞,此时身在桥下的他,又是怎样炸毁暗堡的?请听这小组的发言。
预设1:我们小组认为董存瑞是一位舍已为国、视死如归、忠于革命的英雄。请大家跟我看第7自然段的这几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从“昂首挺胸、托起、顶住、猛地一拉”我感受到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董存瑞是那么的果断、坚决,没有一丝犹豫和害怕。
预设2:结合我在课前查阅的资料,在隆化战斗打响前,“爆破元帅”董存瑞就曾代表大家表过决心,他说:“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可见他早已有了为革命献身的觉悟和决心。
预设:3:董存瑞拉开导火索后,从“钢铸一般、巨人一样、坚毅的光芒、眺望远方”这一系列的神态描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视死如归、舍身为国的伟大英雄,董存瑞悲壮、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董存瑞在这一刻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预设4:最后董存瑞喊出的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更是凸显出了他为革命献身的崇高精神。
小结:是啊,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甘愿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一个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仿佛站在了我们眼前。同学们,请你端起书,怀着悲壮的心情,再读这段话。
活动4:习得表达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紧抓对董存瑞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到他坚决勇敢、顽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你觉得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呢?
指名回答,总结。
任务四、升华情感,为英雄颁奖
活动1:感情朗读,升华感情。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激情朗读: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活动2:为英雄写颁奖词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想寻找烈士遗体或遗物,却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几根露出的木头。他们徒手扒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衣服布料都没有找到。
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为董存瑞这位英雄写一份颁奖词。
活动3:生写颁奖词,同桌互评
活动4:赞英雄品质,传民族精神。
1.学生激情朗读颁奖词,师点评。
2.小结:董存瑞牺牲后,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朱德元帅亲笔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董存瑞生前所在的六连六班改名为“董存瑞班”。在建国70周年庆典上,董存瑞英雄连还作为战旗方阵的代表参加了阅兵式。
像董存瑞这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英雄还有很多。革命先烈的精神是注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因为他们——舍身为国,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