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1: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诞生(dàn) 攻讦(jí)
提倡(chànɡ) 昙花一现(tán)
B.铸造(zhù) 威慑(shè)
咀嚼(jiáo) 一蹴而就(cù)
C.积淀(diàn) 惰性(duò)
趋势(qū) 有史可稽(jī)
D.媲美(pì) 负荷(hé)
蜕除(tuì) 刮垢磨光(ɡòu)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得逞 不屑一顾 斑驳陆离 不堪设想
B.变幻 明日黄花 与时俱进 徒劳无功
C.推崇 事过境迁 消声匿迹 孤芳自赏
D.惰性 应运而生 抱残守缺 无济于事
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① 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② 不是首都,③ 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④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⑤ ,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而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21cnjy.com
C.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D.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二、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
财富和包袱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www.21-cn-jy.com
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21·世纪*教育网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2-1-c-n-j-y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5.为什么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出处:21教育名师】
6.我们对待传统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版权所有:21教育】
7.传统具有怎样的本质属性?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文中以“财富”和“包袱”比喻传统,有什么作用?
21*cnjy*com
9.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诠释
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泛说,而未加以分析,很难形成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不易接受和“操作”。对传统文化观念进行现代诠释,亦即证明,是我们提倡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如“天人合一”,今天借用,就必须确定“天”与“人”各自的科学含义,否则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苑囿。再如弘扬“忠”“孝”,离开科学的诠释,也难免会出毛病。
我们的先人倡导“普遍和谐”,但很难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人依然钟情“普遍和谐”,并努力付诸行动。自然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与外,在时空两无限时,根本属性是和谐的,一时畸形,事出有因,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斗争恰是一种“正畸矫形”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涉及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的观念不少,其中,“内圣外王之道”值得研究。这种说法的原意是,人道德的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古人的“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它需要科学的管理系统来调节和解决。所以,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这并不是说我们敌视“内圣”甚至要摒弃传统文化观念;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没有对古代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没有现代的、科学的文化观念的发展。
明了这一点还不够。回溯历史,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容乃大”,曾真诚地“吸纳百川”,在唐朝,西域的音乐、舞蹈,印度的佛教文化都请了进来,当时佛经“百十倍”于儒家经典,中国文化并没有因此萎缩反而繁荣发展了。现代中国人在这一点上是不会逊于古人的,而且更讲究科学的态度。
10.第一段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包含两层意思,请分别概括出来。
11.从文中看,第二段中的“普遍和谐”的“普遍”包括哪些范畴?现代诠释认为“普遍和谐”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作者为什么说“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
www-2-1-cnjy-com
四、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1*cnjy*com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五、攻知识点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 ,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2)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 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 ,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A.实践 凝聚 原型
B.实践 凝结 原型
C.实验 凝结 原形
D.实验 凝聚 原形
答案与解析
1.C(A项“讦”读jié;B项“嚼”读jué;D项“荷”读hè。)
2.C(“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3.①对于 ②虽然 ③但是 ④还 ⑤总之4.B(A.应将冒号改为逗号。C.第三个逗号应改为分号。21·cn·jy·com
D.句号应放在括号外。)
5.因为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
6.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7.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
8.一是使“传统”属性显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二是对“传统”属性的解释客观而贴切。
9.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这两重属性,从而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能扬长避短。
10.(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并不是科学真理;(2)对待传统文化观念必须进行现代诠释。(联系该句的上下文概括。)21教育网
11.(1)自然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与外。(2)条件:时空两无限。
12.历史证明靠“内圣外王”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现代社会需要科学的管理体系调节矛盾,解决问题。
13.(1)(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1·c·n·j·y
14.A(“实践”指人们有意识地改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实验”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凝聚”指聚集,积聚;“凝结”指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指原来的形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