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要辩证地认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因为这是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逻辑起点;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要用全面的观点抓国防和军队建设。
2.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中国五大军种的建军及发展的历程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搜集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史料,论证“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一观点。
4.历史解释:通过揭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2.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和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图片。
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筑起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我国国防力量是怎样发展壮大的?我军诸兵种发展历史和状态是怎样的?新时期是如何走上强军之路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钢铁长城”,了解我国海陆空及火箭军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教师提问:同学们总览课文,看看中国人民军队的军种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又陆续建立了海军和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一、陆军
1.教师提问:所示图片反应了什么事件?
学生回答:南昌起义。
2.教师补充:1927年,南昌起义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把每年的8月1日确立为建军节。
3.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很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
二、海军
1.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2.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哪几支海军舰队?
学生回答: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史料展示:
材料 1974年,中国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装备海军。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4.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和教材回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发展?
学生回答:陆续装备了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5.教师继续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军建设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6.引导学生思考:近代史上,李鸿章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它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北洋舰队。②结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7.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学生回答:旧中国国力衰弱,统治者腐败无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武器装备先进,军队战斗力强,筑起保卫祖国海疆的钢铁长城。
8.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教师提问:空军刚刚诞生,就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中国空军表现如何?
学生回答:①战争:抗美援朝战争。②表现: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2.教师讲述并提问:在抗美援朝中有一名飞行员击落了美国著名王牌飞行员约瑟夫·麦康奈尔驾驶的战斗机,他就是蒋道平。蒋道平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得到中朝人民的赞扬?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学生回答:①原因:在我国空军刚刚诞生、敌人异常强大的情况下,他为了保护中朝人民的利益,不畏强敌,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②启发:要敢于正视挑战、接受考验,要为保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奋斗等。
3.史料展示:
材料 1956年国庆阅兵过程中,当飞机经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4.教师提问:毛泽东这句话说明我国的空军有什么新的发展?
学生回答: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逐步走上国产化的道路。
5.教师继续提问:人民空军装备建设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回答: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目标导学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教师提问: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学生回答:①建立时间: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战略导弹部队)。②它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教师提问: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装备了哪些武器?
学生回答: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长剑巡航导弹等。
3.教师提问: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什么?
学生回答:火箭军。
目标导学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教师讲述: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3年,习近平正式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2.教师提问:结合课本第80页内容回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队改革方面做了哪些调整?
学生回答:①政治建设:2014年,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②军种建设:调整组建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③战区建设:成立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④军队管理: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3.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
三、课堂总结
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钢铁长城”主要是指人民军队英勇作战的优良传统,人员素质的提升与先进的武器装备相结合,构筑了坚固的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的防线。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八年级学生整体缺少军事知识,除了个别对军事比较感兴趣的男生或关注时事的学生。对军事有较多了解的学生,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的学生,需要通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感性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并在知识对比中得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