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重要影响。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新课讲授
1.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三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
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纷纷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各族人民起义形势图
青年洪秀全
他决心不再考了,要自己将来开科取士,并作诗言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过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
(3)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受到基督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影响;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劝世良言》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屡试不中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武装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金田起义
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3.初步建立政权组织:永安建制
天王
节制诸王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东王
天王
西南北翼王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致鄂督书》
太平军的政策赢得民众支持。
材料二 太平军在进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发展迅猛
太平军军纪严明,清军丧失斗志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二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定都天京
影响: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天王府大殿
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进入南京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全州之战
冯云山战死
长沙之战
萧朝贵战死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有助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①革命性(进步性)
②空想性(局限性)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1)时间:1853-1856年
(2)目的:
(3)经过:
3.军事征战
①北伐:全军覆没(失败)
②西征:胜利
推翻清朝统治,巩固政权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定都天京
(4)影响: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王府复原图
三
天京陷落
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材料一:天王制造24只金碗,金筷子,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潘旭澜《太平杂说》
材料二:天王府不设太监,妃嫔与女官共有2300人之多,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洪秀全一生共有88个后妃,都没有封号,统称为妻。在召见时以数字化依次编号,如“第25妻”、“第73妻”之称谓。
材料三:洪秀全去探视东王杨秀清的病情时,坐的是64人抬的大轿。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萧朝贵
冯云山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洪
杨
①逼
韦
石
②杀
④责
⑥走
⑤疑
③杀
时间:1856年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士气低落,太平军内部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罗尔纲《论洪秀全》
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陈玉成
李秀成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重建领导核心
(1)洪仁玕: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但未能付诸实践。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内容
洪秀全
洪仁玕
3.安庆、天京陷落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近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的淮军、美国人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和反扑。
湘军围困天京,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华尔洋枪队
李鸿章-淮军
曾国藩-湘军
天京陷落
华尔-洋枪队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根据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
天京保卫战
5.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①地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②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③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④局限性(失败的主观)原因: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⑤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起义 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瓦解了东汉统治
李自成农民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天朝田亩制度》
比一比: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
性质不同: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组织工具不同:太平天国利用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
特点不同:规模大、时间长(14年)、影响深远;
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有所不同: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失败的原因有所不同:太平天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发展:永安建制
全盛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1856
1859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资政新篇》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课堂小结
前后14年
随堂练习
1.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2.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3.《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C
D
A
4.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
A. 秦日纲 B. 陈玉成 C. 李秀成 D. 石达开
6.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杨秀清的过错 D.“扶清灭洋’
7.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