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秋水 节选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秋水 节选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1: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秋水(节选)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泾(jīnɡ)流 两涘(sǐ) 渚(zhǔ)崖
B.欣(xīn)然 伯夷(yí) 弗(fú)信
C.井蛙(wā) 语(yù)于海 废墟(xū)
D.望(wànɡ)洋向若 旋(xuán)其面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少仲尼之闻
B.轻伯夷之义
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焉用亡郑以陪邻
B.野语有之曰
吾非至于子之门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吾其还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不拘于时
4.下列句子与“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我之谓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夫晋,何厌之有
二、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河伯:黄河之神 ②尝闻:曾经听说
B.①野语:俗语、俗话 ②大方之家:舍得花钱的人家
C.①百川:许多河流 ②水端:水的尽头
D.①难穷:难以穷尽,难以走到尽头 ②有之:有这样的说法
6.下面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
③我之谓也 ④百川灌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
B.望洋向若而叹曰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从以上文段中可以归纳出的两个成语是 、 。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①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21教育网
(二)
惠子②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③,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④鱼出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①笥(sì):竹匣,此处用作动词。②惠子:惠施,战国时宋人。③鹓(yuān):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④:(tiáo):白鱼。21·cn·jy·com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境内累矣 累:添麻烦
B.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涂:泥
C.欲代子相 代:取代
D.非梧桐不止 止:停止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以境内累矣
B.庄子持竿不顾
C.鱼出游从容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境内累矣——(楚王)希望用国家大事来麻烦您。
B.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大王(把神龟)置于笥中,上面用巾盖好,藏在庙堂之上。
C.非练实不食——不是经过长时间发酵的食物不吃。
D.请循其本——请顺着本源说起。
四、语言运用
13.下面一段话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21cnjy.com
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埋在心里。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 ;在江河大海,是 ;在寒峰之巅,是 。
答案与解析
1.A(涘sì。)
2.C(C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均为形容词意动用法。)
3.D(A.第一个是助词,第二个是疑问代词;B.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C.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D.都表被动。)www.21-cn-jy.com
4.C(其他三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
5.B(大方之家:很有学识的人。)
6.C(①③均为宾语前置句,②是被动句,④是省略句。)
7.C(C项中“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其他各项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8.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9.(1)于是河伯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以为天下的壮美全都汇聚到自己这里来了。(2)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正是我啊。(3)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2·1·c·n·j·y
10.D(止,应解释为“栖息”。)
11.B(文中“不顾”的意思是“不回头”;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顾及”“不顾虑”。)
12.C(“练实”是“竹实”的意思,整句意思是“非竹实不吃”。取“梧桐”“练实”“醴泉”高洁清白的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一棵向上的春苗 一朵欢腾的浪花 一株乐观的雪莲(所用喻体要适合“青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