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专题训练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专题训练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7 18: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专题训练四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2022陕西)太阳能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利用,其能量大小常用年太阳辐射量表示。读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海南岛太阳能分布特点是( )
A.各地分布均匀 B.琼中比三亚少
C.中部多四周少 D.东部多西部少
2.太阳能资源的特点是( )
A.不可再生 B.清洁无污染
C.储量很小 D.不受天气影响
B
B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下图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目前稀土资源的储量和产消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仍然是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B.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
C.日本基本上依赖进口
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4.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措施是( )
A.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B.减少稀土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C.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B
B
(2022惠州期末)“仓廪实,天下安。”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下表是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全国主要土地类型数据。据表回答5~6题:
土地资源
土地类型 面积/万亩
耕地 水田 47 087.97
旱地 96 532.61
水浇地 48 172.21
园地 30 257.33
林地 426 188.82
草地 396 795.21
湿地 35 203.99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52 959.53
交通运输用地 14 329.6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54 431.78
5.据表中数据推测,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 D.西北地区
6.为保证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切实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②大力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 ③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兴农 ④促进人口增长,增加粮食需求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B.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C.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A
C
D
水资源
读我国部分沿海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海水淡化规模图,回答8~9题:
8.图中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大多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环渤海地区
9.图中江苏比山东海水淡化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江苏大部分处于半湿润区
B.江苏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
C.江苏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江苏海岸线比山东长
D
C
(2022梅县模拟)近年来,广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其中阳西县建成了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并于2022年初完成首次收鱼,引领我国“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立体利用模式的发展。左图为广东风电场规划图,右图为“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海洋资源
10.广东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常年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B.濒临东海,海域面积广阔
C.临近东南亚,海外市场广
D.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11.“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模式有利于( )
①降低海洋牧场用电成本 ②推进风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③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④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A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图2
(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
   。据材料分析该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减少。
(2)读材料一,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现状: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大。变化趋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依然会很大,但所占比重会逐渐减小。
二氧化碳
(3)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
参考答案:随手关灯、关电源,尽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出行,不浪费水资源,纸张尽量做到有效利用。(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3.(2022济南改编)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图1为中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耕地等级比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参考答案: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
梯田是山区人民农耕智慧的结晶。按照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时期形成的梯田和近现代形成的梯田(见图1)。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南北方的梯田存在较大差异。
(2)比较南北方梯田差异,回答下列填空。
参考答案:①丘陵 ②黄土高原 ③水土流失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的梯田被废耕。
(3)分析梯田被废耕的原因,并为梯田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原因:梯田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落后,灌溉条件较差;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建议:利用梯田景观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保护功能。
参考答案: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优质产田面积。
综合各种指标,我国耕地可划分为三个质量等级(见图2),一等为最好,三等为最差。
(4)针对我国耕地现状,提出在耕地利用中需采取的措施。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我国径流带分布图 图2 我国调水工程示意图
图3 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图
(1)读图1可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2)读图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   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A   河,此河段地势明显比南北两侧   (填“高”或“低”)。
(3)图3中甲地形区是   ,该地区成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最多区域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4)针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兴建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可缓解青岛市供水不足的工程有    、   。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该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 (两条即可)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京杭运河


华北平原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引黄济青
南水北调
参考答案: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用节水器具、一水多用、随手关掉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等。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