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祖国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祖国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1: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祖国土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罡风(ɡānɡ) 擂鼓(léi)
惶乱(huānɡ) 香囊(náng)
B.诅咒(zǔ) 瘦瘠(jí)
茎叶(jìnɡ) 激情(jī)
C.干瘪(biē) 纤绳(qiàn)
熏黑(xūn) 苦楚(chǔ)
D.迷惘(wǎnɡ) 绯红(fēi)
蹂躏(róulìn) 齑粉(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恶梦 暗淡 砂砾 脉膊
B.倾泻 绿阴 淳朴 厄运
C.稻穗 擎举 迸发 脸颊
D.蜗行 践踏 无垠 天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
着 的歌。
(2)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太精彩了,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地 了他的声音。
(3)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 出了一点道理。
A.疲惫 淹没 琢磨
B.疲乏 湮没 捉摸
C.疲惫 湮没 琢磨
D.疲乏 淹没 捉摸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作家。
B.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5.下列各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B.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
C.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
D.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中,/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二、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土
[苏联]阿赫马托娃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6.诗人笔下的祖国土是什么样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cn·jy·com
7.祖国土与我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本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说明。
www-2-1-cnjy-com
三、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俄]莱蒙托夫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樯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才有宁静之邦。
9.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把我们引进一个美的境界:在雾气弥漫的万顷碧波之上,漂浮着一叶孤独的白帆。从而创造出一种“迷茫、抗争而不宁”的意境。21教育网
B.第二节诗使读者明白:风暴中漂荡的帆儿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寻找幸福而来,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未来并无幸福可期,往昔并无幸福可言,唯有这眼前的颠簸和风险是活生生的现实。
C.第三节,诗人写到帆的追求:在这风平浪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旖旎风光之中,不安分于命运的安排,想从风暴中寻求真正宁静的境界。这种境界比高尔基在《海燕》中那种胸怀乾坤、笑迎风暴的意境高。21cnjy.com
D.本诗每一节都是前两行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后两行抒情,而且还几乎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如第三节前两行,从“下面”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它们具有极强的感彩:尽管天空与海洋是那么美丽与宁静,但这一切诱惑并不能动摇帆儿那颗向往自由的叛逆的心。2·1·c·n·j·y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选自《无题抒情诗》,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注:刘湛秋,当代诗人,本诗写于改革开放初期。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B.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挂霜的葡萄,这些事物,代指了中国的东西南北四方、古往今来之事。www.21-cn-jy.com
C.第二节写美丽的人民比神奇的土地更为惹人爱恋,他们的外貌、性格、思想无一不美。
D.这首诗前一节写土地,后一节写人民,中国的神奇不只在于地大物博,更在于人民已经成熟,思想解放,勇于开拓。21·世纪*教育网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中国这块神奇土地的秀美山川和既敦厚善良又顽强勇敢的人民,由物及人,又借物写人,结构完整,艺术天成。2-1-c-n-j-y
B.第一节中杜鹃花、神女峰、冻土层、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林,看似写实,实为写意,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广袤壮丽,物产丰饶,又写出了中华古老文化的神奇美丽,历史悠久。
C.第二节写人由外貌写到性格,再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内心的精神状态。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表现了饱经风雨洗礼的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开放,祖国正走向复兴与昌盛。  21*cnjy*com
D.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和象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手法,创造出了典型新颖的意象。如“神女的叹息”是拟人,“微风下的湖水”是比喻,“挂霜的葡萄”及“坚硬的核”则象征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成就巨大,到了收获累累硕果的黄金季节。【来源:21cnj*y.co*m】
四、语言运用
12.根据上下文,在句中再仿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句。
沟通让一切变得美好。绿水和青山沟通,就成了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人和人沟通,就成了朋友。【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与解析
1.D(A.“惶”读“huánɡ”;B.“茎”读“jīnɡ”;C.“瘪”读“biě”。)
2.A(恶—噩;膊—搏。)
3.A[疲惫:非常疲乏,多用于书面语。疲乏:疲劳。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琢磨:反复思索。捉摸:猜测;预料。]【版权所有:21教育】
4.D(A项括号前逗号去掉;B项顿号改为逗号;C项将“飞天”加上双引号。)
5.D(成分残缺,去掉“中”字。)
6.默默无闻地养育着人民。
7.祖国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可以漠视嫌弃它,它却不会漠视嫌弃你。
8.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极言人们对它的不珍惜,甚至讨厌它,抛弃它,践踏它,后强调人们无法离开它,“和它化为一体”的事实。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C(“这种境界比高尔基在《海燕》中那种胸怀乾坤、笑迎风暴的意境高”错。)
10.B(“挂霜的葡萄”并不属于概括“中国的东西南北四方、古往今来之事”。)
11.D(注意此诗“写于改革开放初期”,说“改革开放事业成就巨大,到了收获累累硕果的黄金季节”显然不对。)21*cnjy*com
12.示例:小鸟和森林沟通 就成了景 阳光和绿叶沟通 就成了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