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17届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业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17届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业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1: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2017届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业 苏教版必修3
【必做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汜( fàn)南 佚(sh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21·世纪*教育网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逢(páng)孙 因人之力而敝(bì)之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厌:讨厌)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还:撤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惟君图之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与郑人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与“微斯人,吾谁与归”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晋,何厌之有?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是寡人之过也
7.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
(1)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3)夜缒而出,见秦伯;
(4)因人之力而敝之;
8.名句名篇默写。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1*cnjy*com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出处:21教育名师】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版权所有:21教育】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见秦伯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一起,共同。
C.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D.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10.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D.自以为得之矣
1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秦、晋围郑。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
B.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虽然对郑伯有怨言,但还是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
C.第3段写烛之武胸有成竹,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挑拨秦晋,最终打动秦伯,说退秦师。
D.第4段写通过烛之武的游说,秦郑结盟,晋公与秦伯反目为仇,最终晋师撤离郑国转攻秦国。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1教育网
【选做题】
1.郑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邀请烛之武的?
2.烛之武见到秦伯便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请分析烛之武这么说的策略及好处。21cnjy.com
3.你如何理解与评价晋侯最后对子犯说的话?
4.请谈谈烛之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这段论述的逻辑和效果。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A(佚(yì)之狐 ),其他均无错。
2.A( “厌”通“餍”,满足。)
3.B(A“共”通“供”。供给C“说”通“悦”D“知”通“智”)
4.C(C,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A,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B,名词作动词,计划、考虑;C,名词作动词,订立同盟。)21·cn·jy·com
5.C(有益古今意思相同,都表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于。A文中是那个人,今义是对妻子的尊称。B文中是“以之为”的意思,今义指认为。D文中是出使的人,今义是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www.21-cn-jy.com
6.A(解析:A项为宾语前置句,B、C、D三项为一般疑问句。)
7.(1)代词,代佚之狐。(2)结构助词,的。(3)表修饰。(4)表转折。
8.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
9.B 解析:“共”通“供”,供给。
10.A 解析:A项,“以为”是“以之为”的意思。其他三项是“认为”的意思。
11.D (解析,晋国确实从郑国撤军,但并未转而攻打秦国。)
12.(1)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 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2)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呀。
【选做题】
1.郑伯是在郑国受到秦军和晋军围困之下,力量对比悬殊而情形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又受到佚之狐的劝诫之下邀请烛之武出来解围的。www-2-1-cnjy-com
2.烛之武见到秦伯便坦诚郑国在秦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攻下必死无疑,这样一方面可以抬高秦伯的地位,满足其自大的心理。另一方面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同时,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用委婉而谨慎的措辞,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2-1-c-n-j-y
3.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友。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来源:21cnj*y.co*m】
4.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