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 品质学案 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导学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 品质学案 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1: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质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主备课: 上课人: 上课时间:
一、课文学习研究目标:
1、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
2、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树立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
二、课前自主导学
1、 完成《非常学案》p34----p35页 字音辨识 字形辨认 词语辨析 熟语运用
2、研究作者————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 . 高尔斯华绥
3.搞清《品质》创作时代背景 。
4.熟读课文,研究小说人物 环境 情节 主旨 在本文中是如何展现的。
自主学习题一、请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将课文标序分段
开端(1段 ----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自主学习题二、迅速浏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
明确:拥有高超制鞋手艺的鞋匠格斯拉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最终饿死。
自主学习题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采用双线索的叙事方式,有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我”几次去店铺做靴子;暗线是店铺的兴衰历程
自主学习题四、(法)巴尔扎克说 “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品细节,识人物。学生用红色笔从以下角度画线标注,并总结格斯拉的性格品质。
看外貌识性情: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
眼睛是心灵额窗户:
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
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
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
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
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他的杰作。
小动作彰显大人品.
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他非常迟缓地照我的脚形画了样子,又摸摸我的脚趾。
言为心声.
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
“ 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 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 ——过后你就会明白的”
“是的”他说,“人们好象不要结实靴子了。”
总结格斯拉人物形象特征: [明确]格斯拉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朴实严肃、老实诚恳、低调内敛、不善于交际、技艺高超、恪守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技艺、坚持自己的理想)的社会底层劳动者。
课堂合作探究
:通过自学研究,文题“品质”有何指向?
《品质》为题了:靴子的品质,靴匠的品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我觉得还有第三种品质。我们不妨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作为格斯拉的老主顾“我”,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买那么多格斯拉的靴子呢?大家可要知道一双靴子都能穿两年左右。(大意:同情、怜悯、敬重。品质的第三层含义:一个人对底层人的同情与悲悯甚至崇敬的品质)
造成格斯拉悲剧命运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段: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 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资本垄断的社会
28段:他的店铺外面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匠的名字 在里面,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小间——同行的激烈竞争
64段: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啊,这就是他的下场——商业诚信的危机,小手工业者的悲哀
这是一个工业垄断加剧,同行竞争激烈,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
(3)、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
这是为人物的死作铺垫。在一番对话后,格斯拉一如既往地为“我”量尺码;“我”在收到货后,又对靴子作了一番评价(“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这些铺垫之下,人物的命运就显得不可思议:格斯拉竟然饿死了。
隔壁店面的“年轻人”以知情人的身份说出一段话道出了人物不幸命运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
(4)、如何理解文章末尾“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他做了顶好的靴子”可以看作是对鞋匠一生的总结:手艺是鞋匠的生命,对手艺的执著实际上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坚守。靴子的品质就是鞋匠的品质,靴子的灵魂就是鞋匠的灵魂!从此句可以看出,在店铺濒临破产的时候,格斯拉先生仍旧以坚强的毅力在支撑着。他日夜不停地工作,却难以维持生活。虽如此,却仍不肯出卖自己的诚实和信誉,换用劣质皮革。从“他经常断炊”、“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中我们可以想到:格斯拉先生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靴子里。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品质非常学案》课时作业部分。
2、仿照颁奖词,给格斯拉写一段颁奖词。
例子: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格斯拉写一段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