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秋水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识记字音泾( )流 涘( ) 渚( )崖 殆( )(二)落实文言基础知识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泾流之大 ②不辩牛马 2、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②顺流而东行③东面而视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⑤而轻伯夷之义3、一词多义: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闻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4、古今异义:①东面而视②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③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 ②我之谓也 ③闻道百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课文成语:①望洋兴叹②贻笑大方③大方之家(三)走近作者庄子,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 ( http: / / www.21cnjy.com )86年), 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曾任漆园吏。后隐居终老一生。庄子是继 之后道家学派的大师,他和庄子并称为“ ”。今本《庄子》33篇,道家经典之一,又名《南华经》,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代表作品是《逍遥游》。一般《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二、合作探究1、课文中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说理的?分析说明其作用?2、课文的寓意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三、巩固提高1、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见”通“现”,现出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与“秋水时至”中的 “时”相同的一句是( )A、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 而轻伯夷之义者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 既来之,则安之3、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时至 时:指时令、季节 B、东面而视 东面:脸朝东 泾流 泾:同“径” 闻道百 道:道理C、旋其面目 旋:掉转 D、望洋向若 望洋:面向海洋 莫若己 若:比得上 少仲尼之闻 少:动词,小看四、拓展迁移(一)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二)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阅读这两段文字,体会庄子的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