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一、课程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学习自主化。
重点难点 能够自行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学习本文整散结合的句式特点;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学科指导意见(教学大纲的操作性要求) 基本要求:根据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借助工具书翻译文章;领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及这样安排的作用;体会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发展要求:以文天祥为例,比较历史上的士大夫在国家危难时做出的不同选择;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树立进步的人生观。
二、知识体系梳理————整体把握,系统形象化。
记叙 抒情 叙述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
指南录 抒发 九死一生 的感慨
后序 议论 阐述自己的报国志愿
三、基础知识构建————抓牢主干,知识网络化。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义,卒年47岁。他的诗文,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状元),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他把出使被扣押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后来端宗赵昰派遣他南下与元军作战,端宗景元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文体解释
序,也叫“叙”或“引”,一种介绍文章或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体,现在文中成为“引言”或“前言”。一般写在书前,写在后面的成为“跋”或“后序”。《指南录》,诗集名称。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缙(jìn) 纾(shū) 觇(chān) 谄(chǎn) 羁縻(jī mí) 诟(gòu )
渚(zhǔ) 阃(kǔn) 诋(dǐ ) 迥(jiǒng) 殆(dài ) 刭(jǐng)
邂逅(xiè hòu) 檄(xí) 徼(jiào ) 毗(pí ) 僇(lù ) 怍(zuò)
4、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
第1-3段
予除右丞相 授官 萃于左丞相府 聚集 会使辙交驰 恰逢 当国者 主持
可以纾祸 解除 觇北 窥视 抗辞慷慨 意气激昂 遽轻吾国 立刻
构恶于前 挑拨,陷害 度不得脱 揣度,估量 以祈请使诣北 到……去
第4、5段得间 找机会 庶几在此 差不多 殆例送死 几乎等于 几邂逅死 不期而遇
第6—8段
悲余志焉 思念,同情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危险 无所愧怍 惭愧 自文于君亲 修饰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通“俱”,全、都。
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通“凌”,凌辱。
层见错出。 见:通“现”,出现。
死有余僇。 僇:通“戮“,罪。
6、找出下面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解释。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活用词( 轻 )活用类型( 形作动 )解释为 轻视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活用词( 前 )活用类型( 名作动 )解释为 上前
北虽貌敬 活用词( 貌 )活用类型( 名作状 )解释为 表面上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活用词( 夜 )活用类型( 名作状 )解释为 在夜里
予分当引决 活用词( 当 )活用类型( 名作状 )解释为 按名分
草行露宿 活用词( 草、露 )活用类型( 名作状 )解释为 在荒草间、在露天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活用词( 日 )活用类型( 名作状 )解释为 在白天
道海安、如皋 活用词( 道 )活用类型( 名作动 )解释为 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活用词( 序 )活用类型( 名作动 )解释为 作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重点难点突破————深入探究,过程案例化。
1、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分析: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2、文天祥出使北营达到预期目标了吗?他碰到了什么情况?他是怎样做的?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到北营,一开始陈辞不屈,意气激昂,震慑了敌方,让对方不敢轻视,但已方出现的叛徒情况就急转直下了。文天祥被扣压,在估计无法脱身的情况下,他“直诟虏帅”失信,责骂叛徒无耻,只求一死以保名节。他只求一死,不再顾忌个人的生死安危,按臣子的道理,他理当自杀以保全名节与国家的尊严,但它却“隐忍以行”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 “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3、北行路上逃脱的文天祥遭遇了怎样的尴尬情况?
随着内奸和敌人的勾结,形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步恶化,此时已成为了俘虏,完全丧失了国家使者的地位。作者本想一死报国,但审时度势认为还没到绝望的地步,所以“隐忍以行”,开始了艰难的逃亡历程。南归行程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但是他万死不辞,对自己的经历无怨无悔。
4、作者在第六段中提到“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在第七段中提到“幸生而何为”,你理解了作者的志向和活下来的目的了吗?
分析:作者的“志”便是报国的心志,自己经历九死一生的艰难,活下来的意义就在于希望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
五、情感态度升华————联系生活,教育人本化。
古人有言“士可杀而不可辱”“志士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历史上屈原自投汨罗江,项羽自刎乌江边,陆秀夫纵身跳大海,谭嗣同血洒菜市口,史可法在守扬州城时说,如果落入敌手,那将是莫大的耻辱,只有与城为殉,才能保全大节。但也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勾践曾石屋养马,韩信曾受胯下之辱,司马迁曾痛遭腐刑,蔺相如曾引车避匿。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士大夫在危难时做出的不同选择?【参考】1、为了坚守自己的名节,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为了回报他人的恩泽,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2、为了人生的大目标,不计较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才是志士仁人的远见卓识啊!
六、课程达标检测————分层巩固,能力具体化。
(一)选择题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荟萃(cuì) 缙(jìn ( http: / / www.21cnjy.com ))绅 纾(shū)祸 翌(yì)日
B、遽(jǜ)然 羁縻(mí) 诟(gòu)病 造诣(yì)
C、诋(dǐ)毁 庶几(jǐ) 酋(qiǘ)长 彷(páng)徨
D、愧怍(zuò) 自刭(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A、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竟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无、没有)
(度:估计;法度。以:率领;凭借……身份。竟:假使;到……终了的时候。)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为巡船所物色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项是( B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正襟危坐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顺流而东 D、道海安、如皋
(二)阅读课文1-3段,完成习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革除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萃:会集
C.会使辙交驰 会:正赶上 D.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估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A.将以有为也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
C.而余不得归矣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 D.贾余庆献谄于后 溪虽莫利于世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于是辞相印不拜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于是未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B.以资政殿学士行 —— 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查点吕师孟叔侄二人叛国(的罪行)。
D.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 我理当自杀,可是(还是)勉强忍耐着前往。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严重,元兵逼到都城临安城门,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文天祥矢志报国,不顾利害。
B.国难降临,文天祥想法有三:一是为国捐躯决心已定;二是打算以外交手段挽回败局;三是侦察敌情以决定救国对策。
C.文天祥出使元军后遭受扣押,忍受屈辱,被驱北上,自杀未遂,想到了以后的斗争,坚持活了下来。
D.文天祥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不符合实际的,说明他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对敌人估计不足。
5.翻译下列句子
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大家一致认为我去一趟是能够解除国家灾难的。
②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估计元军方面也还是能用言语来说服的。
③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我被扣留不能回国了,国家大事于是就不能挽救了。
④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元军方面逼使我一起前往,却不把我算在南宋使者的行列。
⑤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古人说:“(忍辱不死)是想要凭这而有所作为呀。”
6.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大意,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
大意:交代出使元营的时间、形势、意图、被扣留的经过以及被驱北上、忍辱不死的目的。
精神与品格是:为救国难,挺身而出;忍辱不死,图谋大业。(二)阅读课文第5段,完成题目。
(三)阅读课文5段,完成习题。
1.解释加横线的字 ①诋大酋 (骂) ②争曲直( 是非 ) ③ 竟使遇哨(假使) ④几邂逅死(不期而遇)
2.翻译下列句子①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我跟死相接近的情形,不知道那有多少回了。
②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死就死了吧,然而处境危险恶劣,层出不穷,不是世人所能忍受的。
3.作者铺叙了18种经历死亡威胁的情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排比。语势一气直下,①既再现了作者九死一生的艰难经历和痛苦心情,②又表现了作者“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顽强的爱国意志。
4.你是怎样体会、理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中文天祥的“痛”的?
既有九死一生的经历之痛又有国事难为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