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方法】
朗读、体验、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杨绛,钱锺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先生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西班牙流浪小说《小癞子》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2、解题
写于1984年的散文《老王》被选为高一语文教材。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了女婿。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一般的知识分子经历了文革之后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控诉。同是天涯沦落人,杨绛的散文中闪过时代的影子,使我们在这种大时代下看到了老王的一颗金子般的心。善良别有一番意味,这种意味绝不仅仅是对善良的肯定,它包含着更为复杂的东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度过了动乱年代,她在追忆动乱年代遇到的这些善良的人们时更容易忽略苦难,而是看到苦难年代里人性的光辉。
二、预习要求
1、注音
塌( )败 取缔( ) 伛( ) 翳( ) 骷髅( )
绷( ) 滞( )笨 愧怍( )
概括要点,列出提纲。
三、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1.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2、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虽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 相对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4、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四、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老实”一词的不同含义。
⑴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⑵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二句好在哪里。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立在门框里。
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指出下列各句对人物描绘所采用的手法。
⑴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
⑵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便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⑶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句中“强”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二、同步解读
阅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到“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回答下列问题
5.概括选文的内容。
6.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 写出老王的什么
7.文中对老王的死运用的是什么描写 从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8.当我得知老王死后,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 请用原句回答。
9.文章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0.选文中“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的“攥”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这里运用什么描写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洗澡》、《干校六记》和《我们仨》
2、完成练习题,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