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一、课程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学习自主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相关常识,识记重点字词;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本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层理解小说标题“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自我完美的人格。
学科指导意见(教学大纲的操作性要求) 1、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研习文本,感受格斯拉在工业革命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恪守职业道德的高尚品质。2、学习从人物活动中选取有价值的材料。
二、预习引导————整体把握,系统形象。
(一)背景介绍
《品质》写于1911年。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三、重难点突破————深入探究,过程案例化。
1、细读“品质”
解题:“品质”的含义(鞋品、人品)
【学习小组探究一】走进文本,细读靴子具有怎样的品质?请大家找出有关描写靴子的语句进行探究。
【学习小组探究二】格斯拉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2、彰显“品质”、反思“品质”
【学习小组探究三】一个用生命坚守社会良知的高尚的普通劳动者,有如此高超的手艺怎会饿死?作者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作者借此说明什么呢 ?
3、体味“品质”
(1)寻找我们身边的“格斯拉”
(2)【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像高尔斯华绥一样,心怀深情,拿起笔,也向这位感动世界的人物——格斯拉奉上我们的怀念与尊敬,为格斯拉写一条颁奖词,60字左右。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