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一、真题
1.(20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二、基础
2.名篇名句默写
(1)“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勇挑民族复兴重担!正如《论语·泰伯章》中曾子提出的“ , ”,这样之后才能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死而后已。
(2)音乐入诗,别具一格。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描摹出了音乐达到高潮的激昂飞越,李贺《李凭登篌引》中“ , ”两句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极致。
(3)“鹧鸪”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叫声凄切,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慈别绪,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
3.(2023高三下·长春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1)陆游《书愤》中“ , ”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 热情至老不减。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抓住了日出时色彩的瞬间变化,静动 有序,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3)长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达时间意识、生命感悟,如“ , ”两句。
4.(2023高三下·海南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1)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 , ”两句点出陈涉的出身并非大贤大富。
(2)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借“ , ”两句抒发对春秋更替、时光流逝的慨叹。
(3)“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有时蕴含人们的漂泊与离愁之思,有时寄托了人们的自由与洒脱之志,如“ , ”。
三、巩固
5.(2023高三下·马鞍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善用典故,“ ”一句运用五丁开山的典故,交代蜀道的来历;“ ”一句运用太阳神的典故,写蜀道的高危难行。
(2)苏轼在《赤壁赋》中,饮酒之余,击节而歌,其中“ , ”两句,表达了理想难以实现的人生苦闷。
(3)“露”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凝结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令特征,也常常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古代关于“露”的诗文很多,如“ , ”。
6.“水”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多姿多彩的“水”点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 ,在水一方”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的“水”象征着某种障碍与困难,但也正因有困难,才凸显了追寻目标的坚定;“ ,万里送行舟” “ ? ”(崔颢《黄鹤楼》)中的“水”寄寓了绵绵不尽的乡愁;孔子一句“ , ”警示人们光阴如水而易逝,要好好珍惜;辛弃疾面对滔滔长江思绪如水, “ ? 。 。” 道尽千古兴亡的慨叹。
四、提升
7.(2023·浙江会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阐述各国越是奉献土地,秦国便越是贪婪、加紧进攻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 ”两句写出眼前秋景萧瑟,慨叹六朝繁华远去,表达了吊古伤今之思。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的理想是“浴乎沂”后,“ , ”。
(4)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 , ”,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5)汤显祖《游园》中,化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两句句意的是:“ , !”
8.(20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敛 凌 济
故答案为: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2.【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这样之后才能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死而后已”,故答案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
(2)抓住关键信息“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极致”,故答案为: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重点字:炼)
(3)抓住关键信息“它的叫声凄切,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慈别绪”,故答案为: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重点字:鹧、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
3.【答案】(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堪、伯仲、须臾、萧萧。
故答案为: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点评】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4.【答案】(1)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 两句点出陈涉的出身并非大贤大富 可得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 陶朱、猗顿之富
(2)根据语境 两句抒发对春秋更替、时光流逝的慨叹 可得出 日月忽其不淹兮 ; 春与秋其代序
(3)根据语境 “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有时蕴含人们的漂泊与离愁之思,有时寄托了人们的自由与洒脱之志 可得出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5.【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摧”“标”“渺”“兮”“譬”。
故答案为:⑴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⑵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⑶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6.【答案】所谓伊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仍怜故乡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对句子的理解和易错字: 伊帆帆波逝昼悠
故答案为:所谓伊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仍怜故乡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明确考试的篇目,对句子准确理解,做题时留意诗歌的出处以及语境,这需要平时多积累,重要的一点避免易错字。
7.【答案】(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风乎舞雩;咏而归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弥,繁,侵,愈,衰,凝,辰等。
故答案为:(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风乎舞雩;咏而归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答案】(1)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易错字:庭、间、投、箸、拔、忽、荚、惟。
故答案为:(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背诵默写的掌握情况,只有在了解古诗词特点,正确理解诗句深刻含义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书写正确。默写字词书写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因为诗句理解错误造成的,要注意避免。要注意古诗词的积累储备。要注意审题,注意题干给出的具体语境和限制条件,避免无效答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一、真题
1.(20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答案】(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敛 凌 济
故答案为: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
二、基础
2.名篇名句默写
(1)“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勇挑民族复兴重担!正如《论语·泰伯章》中曾子提出的“ , ”,这样之后才能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死而后已。
(2)音乐入诗,别具一格。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生动描摹出了音乐达到高潮的激昂飞越,李贺《李凭登篌引》中“ , ”两句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极致。
(3)“鹧鸪”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叫声凄切,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慈别绪,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这样之后才能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死而后已”,故答案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点字:毅)
(2)抓住关键信息“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极致”,故答案为: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重点字:炼)
(3)抓住关键信息“它的叫声凄切,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慈别绪”,故答案为: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重点字:鹧、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
3.(2023高三下·长春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1)陆游《书愤》中“ , ”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 热情至老不减。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抓住了日出时色彩的瞬间变化,静动 有序,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3)长江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达时间意识、生命感悟,如“ , ”两句。
【答案】(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堪、伯仲、须臾、萧萧。
故答案为: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点评】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4.(2023高三下·海南模拟)名篇名句默写
(1)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 , ”两句点出陈涉的出身并非大贤大富。
(2)屈原在《离骚》(节选)中,借“ , ”两句抒发对春秋更替、时光流逝的慨叹。
(3)“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有时蕴含人们的漂泊与离愁之思,有时寄托了人们的自由与洒脱之志,如“ , ”。
【答案】(1)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 两句点出陈涉的出身并非大贤大富 可得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 陶朱、猗顿之富
(2)根据语境 两句抒发对春秋更替、时光流逝的慨叹 可得出 日月忽其不淹兮 ; 春与秋其代序
(3)根据语境 “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有时蕴含人们的漂泊与离愁之思,有时寄托了人们的自由与洒脱之志 可得出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巩固
5.(2023高三下·马鞍山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善用典故,“ ”一句运用五丁开山的典故,交代蜀道的来历;“ ”一句运用太阳神的典故,写蜀道的高危难行。
(2)苏轼在《赤壁赋》中,饮酒之余,击节而歌,其中“ , ”两句,表达了理想难以实现的人生苦闷。
(3)“露”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凝结而成,具有鲜明的时令特征,也常常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古代关于“露”的诗文很多,如“ , ”。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摧”“标”“渺”“兮”“譬”。
故答案为:⑴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⑵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⑶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6.“水”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多姿多彩的“水”点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 ,在水一方” “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的“水”象征着某种障碍与困难,但也正因有困难,才凸显了追寻目标的坚定;“ ,万里送行舟” “ ? ”(崔颢《黄鹤楼》)中的“水”寄寓了绵绵不尽的乡愁;孔子一句“ , ”警示人们光阴如水而易逝,要好好珍惜;辛弃疾面对滔滔长江思绪如水, “ ? 。 。” 道尽千古兴亡的慨叹。
【答案】所谓伊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仍怜故乡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对句子的理解和易错字: 伊帆帆波逝昼悠
故答案为:所谓伊人;直挂云帆济沧海;仍怜故乡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明确考试的篇目,对句子准确理解,做题时留意诗歌的出处以及语境,这需要平时多积累,重要的一点避免易错字。
四、提升
7.(2023·浙江会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阐述各国越是奉献土地,秦国便越是贪婪、加紧进攻的句子是:“ , 。”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 ”两句写出眼前秋景萧瑟,慨叹六朝繁华远去,表达了吊古伤今之思。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的理想是“浴乎沂”后,“ , ”。
(4)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 , ”,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5)汤显祖《游园》中,化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两句句意的是:“ , !”
【答案】(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风乎舞雩;咏而归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弥,繁,侵,愈,衰,凝,辰等。
故答案为:(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3)风乎舞雩;咏而归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20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
【答案】(1)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注意易错字:庭、间、投、箸、拔、忽、荚、惟。
故答案为:(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2)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背诵默写的掌握情况,只有在了解古诗词特点,正确理解诗句深刻含义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书写正确。默写字词书写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因为诗句理解错误造成的,要注意避免。要注意古诗词的积累储备。要注意审题,注意题干给出的具体语境和限制条件,避免无效答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