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国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登高锦瑟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4
(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指鸟盘旋飞翔的样子
B.无边落木萧萧下 下:飘坠
C.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独自
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可以等待
解析:D项,可待:岂待,反问之词。
答案:D
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尽/长江/滚滚/来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望帝/春心/托/杜鹃
D.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D项,应为“蓝田/日暖/玉/生烟”。
答案:D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A项用鲛人泛泪成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B项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D项用诸葛亮的典故,C项无用典。
答案: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中“风急”二字一开头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了苍凉肃杀的秋景之中。
B.《登高》八句四联皆对仗,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尽善尽工”的艺术风格。
C.《锦瑟》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D.《锦瑟》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解析: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借此典故,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不是梦,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因此此联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悲哀之情。
答案:C
5.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2)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二、类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6.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7.“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8.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漫成一首
杜 甫
9.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选取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月近人、风灯照夜、沙头宿鹭、船尾跳鱼的恬静优美的画面,创设了安谧、和平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0.末句与前三句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月夜是那样的宁静安谧,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月下的沙滩,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把凝神睇视的诗人猛地惊醒。他掉转头去,那里一片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很明显,前面三句重在一个“静”字,而后一句则突出了一个“动”字,且以“动”衬“静”。
答案: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属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突出了江上月夜的宁静,表现了安谧、和平的意境,与前面三句重在一个“静”字明显不同。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雨寄北[注]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 寄北:寄给在北边的妻子。
11.“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的是怎样的景致?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的是萧瑟之景。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人、孤苦凄凉的情思。
12.这首绝句的结构和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原诗作深入而简要的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回环往复,表现出缠绵悱恻的情思。语言浅近朴素,以曲折婉转的手法,丰富多彩的想象,表现出强烈真挚的感情。
三、表达应用(15分)
13.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改写成一段描述性文字。(5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秋天来了,无边无际的落叶簌簌而下,盘旋飞舞,一望无尽的茫茫江水也波涛汹涌,翻滚不止,如躁动不安的灵魂。
14.下面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绝句,诗句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原诗的句序加以排列。(4分)
①人间能得几回闻 ②锦城丝管日纷纷 ③半入江风半入云 ④此曲只应天上有
正确的语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做这样的题目,应知晓绝句排序的诀窍。首先确定第三句。绝句的第三句尾字不能押韵,四句诗中,只有④句不押韵,由此可知④应是第三句。第二步,通过对确定的第三句进行具体分析来确定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因为绝句一般都是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来构思的,对第三句的分析尤其必要。“此曲只应天上有”是作者听曲的感受,也是对此曲的评价。“此曲”指何曲?当然是指“日纷纷”的“锦城丝管”。而③句是对②句的描绘,因此②③句之间有逻辑上的承接关系。④①句之间有着因果关系。第三步,中国古诗一般都是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即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这一条也很适用于这首绝句。总之,要想正确排列出这种从未读过、比较陌生的诗歌句序,或者其他陌生材料的语序,只有利用一定技巧并结合具体题目分析推断,舍此别无他途。因此,要善于捕捉题目材料中关于解答题目的种种有效信息,仔细分析,认真判断,才能顺利解题。
答案:②③④①
15.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6分)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
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