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31 15: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论语(Lún) 虎兕(sì)
下脚料(jué) 排山倒海(dǎo)
B.买椟还珠(dú) 搜罗(shōu)
撒手锏(jiǎn) 啼饥号寒(háo)
C.颛臾(zhuān) 社稷(jì)
落不是(lào) 畏葸不前(sī)
D.冉有(Rǎn) 独处(chǔ)
乐陶陶(táo) 荦荦大端(l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子见夫子乎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 ④时有患疟疾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学校的本次田径运动会,这两天连连爆冷门,你看我们班平时那么不起眼的王平,100米赛跑还跑了个第一。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育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二、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舍:舍弃,回避
C.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相信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诉
6.下列选项中,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C.固/而近于费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
翻译下列句子。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③。’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
[注释]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②诗:指《诗经》。③无以言:没什么用来谈论的。
9.解释下列词语。
①对:______ ②退: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以立:____________;
②闻斯二者:_____________;
③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1.“子亦有异闻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①你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吗?
②作为儿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吧?
③你也听到奇异的新闻吗?
④你近来得到什么新的消息吗?
12.理解:“尝独立”前省略了主语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3.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名著,理由是“那是闲书,没有什么用”,小华想请你帮助他说服家长。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五、直击高考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1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说明国渊“恭俭自守”的一组是( )
①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②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 ③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④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⑤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⑥居列卿位,布衣蔬食
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答案与解析
1.D(A.“脚”应读jiǎo;B.“搜”应读sōu;C.“葸”应读xǐ。)
2.B(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3.D(见,①拜见;②看见。患,③忧虑,担忧;④得病。)
4.B(“陈力就列”是展现才能担任职务的意思,这里应用“各就各位”。)
5.B(A.过:责备。C.相:辅佐。D.倾:倾覆。)
6.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D(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8.(1)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2)外国不肯归附我国而又不能通过施行教化德政使他们归附;国内四分五裂,而又不能守住。
9.①回答 ②回去后
10.①没什么用来立身处事的。②听到这两件事。③又听说君子对儿子采取疏远的态度。
11.①
12.孔子
13.答案:(示例)名著是书中的精华,从名著中可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掌握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老师还鼓励我们多读名著呢!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读名著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考虑。
14.B(恭俭自守,即谦恭节俭,保持操守。②是他屯田的一些做法,表现他的政绩,④⑤是表现他断案如神的,故②④⑤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