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鸟的天堂
第2课时
第一次
主要内容
第二次
傍晚
早晨
一棵茂盛的大榕树
许多鸟在空中飞
探究一 体会“鸟的天堂”的特点
再次阅读写榕树的句子,感受这棵榕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榕树的这些特点的。边读边圈画出关键句,在教材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合作探究
榕树特别大
榕树特别茂盛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大榕树的生长环境。
这里的农民爱鸟,不许人们去捕捉它们。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一是这里的榕树高大茂盛,有适合鸟儿生活的湿地环境;二是这里的农民爱鸟,为鸟的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鸟儿在这里是怎样生活的?阅读第10~13自然段,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数量多
种类多
姿态各异
生活快乐
这里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是特指,所以加引号。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群鸟欢腾的热闹景象后发自内心的赞叹,用天堂来比喻这个适合鸟儿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生活的地方。
课文分别描写了在傍晚和早晨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第一次看到的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的榕树,非常安静。
第二次看到百鸟纷飞,听到众鸟欢唱,感受到“鸟的天堂”热闹非凡。
静态美
动态美
合作探究
探究二 比较朗读,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静态描写
读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的心情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惊 奇
赞 美
遗 憾
猜 测
肯 定
关注朗读语气的变化
赞美 、感慨
疑惑的,带有遗憾
动态描写
对比朗读在傍晚和早晨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感受“鸟的天堂”不一样的美。
第1自然段写出了自然景色带给作者的震撼。
第2自然段反复强调“生命”一词,表达了巴金先生对自然、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合作探究
探究三 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初步体会了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理解作者赞叹“鸟的天堂”的原因。
3.理解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