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7 21: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学习目标
(一)朗读诗歌,掌握诗中重点词汇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读诗歌,赏析诗歌用词的精妙
(四)品析诗歌,体会作者集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主要作品: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词选》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在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满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革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
相关知识补习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子词”,是为配乐而填写的歌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mǎng
tāo
xùn
sāo
hán
shǔ
zhāo
检查预习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一、初读课文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景-描绘北国风光
下阕:抒情-评价古代帝王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上片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三、内容探究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字领起?它统摄了哪些句子?
由“望”领起,它统摄的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一)赏析上阕
3、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好的北国雪景。表达了词人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写出变化之快,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滔滔的雄壮之势。
5、请赏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并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
6、品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精彩之处?
“山”--“舞”
“原”--“驰” 化静为动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白雪覆盖下的群山和高原的连绵起伏的雄伟壮美,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生动活泼。
1、下片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
承上:总评景“娇”,赞美祖国山河。
启下: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
丽山河而倾倒。
(二)赏析下阕
2、“引”字是个领字,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成吉思汗 。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的人,
3、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出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
第一、惜中含贬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今朝的“风流人物”指的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无产阶级大众。也是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4、怎样理解词末的“风流人物”的内涵?
四、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五、总结
本篇词作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然后写眼前实景,接着写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词人的伟大抱负。
练习评测
(1) 《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是对上片写北国风光的总评;“___________”一句引起下片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4) 《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词主题,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评测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须晴日,看红装束裹,分外妖娆。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ìng) 分外妖娆 原驰蜡象
B.成吉思汗(hán) 江山多骄 山舞银蛇
C.还看今朝(cháo) 略输文彩 竞折腰
D.稍逊风骚(sāo) 风流人物 红装素裹
2、《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沁园春(qìng) 分外妖娆 原驰蜡象
B.成吉思汗(hán) 江山多骄 山舞银蛇
C.还看今朝(cháo) 略输文彩 竞折腰
D.稍逊风骚(sāo) 风流人物 红装素裹
2、《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D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3、对《沁园春 雪》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
A. 上阕侧重议论,下阕侧重写景,抒情贯穿全词
B. 上阕侧重写景、抒情,下阕侧重议论
C. 上阕侧重议论、抒情,下阕侧重写景
D.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贯穿全词
4、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文,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词人豪迈的情感。
B.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山河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人用“惜”“输”“逊”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功绩。
3、对《沁园春 雪》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理解正确的是(D )
A. 上阕侧重议论,下阕侧重写景,抒情贯穿全词
B. 上阕侧重写景、抒情,下阕侧重议论
C. 上阕侧重议论、抒情,下阕侧重写景
D.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贯穿全词
4、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 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文,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词人豪迈的情感。
B.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山河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词人用“惜”“输”“逊”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