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刷 子 李
1.掌握生字和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熟读课文,明确文章中心,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增强好好学本事的意识。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当代著名作家。他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俗世奇人》等。
浆
傅
圣
袱
芝
桶
障
馅
犯
轰
堪
诈
傻
捏
怔
我会写
狡诈 师傅 包袱 刷浆
蘸水 露馅 发怔
我会读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表明人物身份及其技术之高超。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证明“刷子李”名不虚传。
词语解释
叫绝:称赞事物好到极点。
绝活: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绝技。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真假不能肯定。
近义词:规矩——规则 派头——气派
搜索——搜寻 威严——庄严
反义词:清脆——沙哑 雪白——漆黑
仔细——粗心 神圣——鄙俗
初读课文,说说刷子李给人留下的印象。
刷浆技艺高超
艺高人胆大
你觉得刷子李仅仅是个粉刷匠吗?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刷子李还是个艺术家
初读感知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效果奇
此房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坐。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子李:规矩奇
从刷子李刷墙时的衣着表现了技艺高超,刷子李“奇”。
“匀匀实实” “透亮”“清爽”准确地描写出刷过的墙壁的效果好,从而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的透亮,白得清爽。
这句话写的是曹小三看到师傅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刷完墙壁后,“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时的内心感受。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心理描写
找一找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语句。
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如何理解曹小三的这种感受?
他亲眼见到师傅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感到惊愕,内心受到震撼,虽是事实,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这身黑衣服上无一粉点,就是师傅高超技艺的见证。实际上,是师傅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
课文为何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刷子李黑裤上的白点?
课文以小徒弟的视角,从耳闻盛名、半信半疑,到发现裤子上的白点,最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通过对刷子李黑裤上的白点这一细节描写,造成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更加渲染了刷子李的“奇”,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刷子李,那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心理活动呢?
作者用曹小三从侧面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其意有三:
一是“刷子李”确有绝活,这一绝活,若没有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侧面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
二是“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
三是“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甚多。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刷子李》这篇课文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话题,讲述了一个粉刷匠的传奇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奇人刷子李的肯定和由衷地赞叹,告诉我们手艺人必须有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的道理。
课文主旨
文章结构
传说——刷浆穿一身黑衣,刷完,身上绝无白点
曹小三
半信半疑
佩服
刷子李
技艺高超
失望
发怔发傻
当曹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的粉点时,心想:
当曹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当曹小三知道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课后作业
1.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2.写一篇身边熟悉的人的特点的小练笔。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