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最苦与最乐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7 20:59: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1.通过略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课文脉络。
2.通过精读课文,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3.体会本文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 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讲授新课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著有《饮冰室合集》。
走近作者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写作背景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责任
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负责任(未尽责任)
略读课文,快速筛选课文信息,找到作者的观点:
略读提炼: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理清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1-3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4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6段):得出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任。
全文按“分-总”的结构来写。
文章结构
结构示例
1.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1)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2)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3)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3.这两段文字论述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告诉大家,那些圣贤、豪杰是极有责任感的人,正因为他们喜欢把什么都揽在身上,所以会终身都背负重担,但他们却能以此为乐,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5. 引用“有人说”的话摆出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预设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说法,并将其提出来讨论,一来能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加严密;再者也可以借此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6.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7.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8.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9.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三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用了一段?
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1.怎样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庄重,是梁启超文章的一贯风格,本文所谈论的话题又是关于人生观的大问题,谈论起来自然多一份审慎,多一份深思熟虑,于是就形成本文所特有的凝重。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语重心长。例如:“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这句话非常深刻,读来使人感到教诲颇深。
研读读课文,突破难点
本文语言虽凝重,却也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主要表现
在多种句式、表达方式、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除此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还有主动句和被动句。多种句式的变换使文章显得不单调,语言生动活泼。
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议论为主,叙述、抒情为辅;。就论证方法而言,既有演绎论证,又有归纳论证,还有许多地方用了引证法。单就引用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和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体表达都不一样,例如引用“如释重负”时,作者说“古语说得好”;引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作者说“俗语亦说”;引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者用了“曾子还说哩”,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本文的语言十分流畅。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行文气势的流畅,有力支撑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很多,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等。本文语言还十分精练简洁。在文中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例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等成语形象地表现出责任尽完之后无比放松和快乐的心情;用“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概括了世间伟人所尽的大责任。
2.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者易于接受的?
课文前半部分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时,主要运用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作者首先列举了对个人的责任:“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识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研读读课文,突破难点
课文的后半部分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则主要采用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一方面,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充当理论论据,来论证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向读者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这样先举例子,再引用名言,接着自述大道理,论述层层深入观点也更加鲜明深刻。
中心意思
本文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告诉我们背负应尽而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归纳中心
1.设问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课文开头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这一问题之后,一连用了四个问句,连续提问,连续否定,句式简洁,语气干脆,且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2.道理论证,使论证极具说服力和权威性。
文章引用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来证明中心论点,使文章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总结写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