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社 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社 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7 22:35: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一单元
1 社 戏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小说三要素,了解作者相关背景及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特点。
2.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什么样的?是快乐的,还是有缺憾的?童年,是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在成年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温暖的情感,更能体味到那一份纯朴的童真、无私的友爱。今天我们就从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中来了解他童年的美好往事和回忆,感受他对童年饱含深情的笔墨情调。
二、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戏》写于1922年。作品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村生活。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品德,《社戏》就是此类作品中的名篇。
文体知识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四大类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微小说,《社戏》就属于短篇小说。
小说特点:(1)视角独到,以小见大;(2)人物塑造,个性鲜明;(3)心理刻画,入木三分;(4)情节安排,匠心独运;(5)环境描写,烘云托月;(6)虚实结合,相辅相成。
相关链接
“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里的戏台上或在野外设台演出。“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字音字形
蚯蚓(qiū yǐn) 归省(xǐnɡ) 惮(dàn) 怠慢(dài) 蕴藻(yùn)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皎洁(jiǎo) 絮叨(xù dɑo) 纠葛(ɡé)
词语释义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行辈:辈分。
怠慢: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写包票:也称“打包票”,表示对某件事情有绝对把握。包票,保证书一类的东西。
凫水:游泳。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叉港:和大河相通的小河道。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旺相:茂盛。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三、文本探究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大意。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交流点拨】记叙了“我”在童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2.“我”为什么称平桥村为乐土?
【交流点拨】(1)得到优待;(2)可免念“秩秩斯干悠悠南山”难懂的书;(3)许多小朋友都陪“我”玩游戏;(4)可以掘蚯蚓钓虾,一同去放牛。
3.读完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事件有哪些。其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交流点拨】(1)消夏随母归省;(2)和小朋友们的乡间生活;(3)戏前的波折变故;(4)夏夜行船去赵庄看戏;(5)船头观戏扫兴归;(6)摇船夜归途中偷豆煮豆;(7)戏后的余波。(1)—(2)是略写;(3)—(6)是详写;(7)是略写。
4.“我”实际看到的社戏是什么样的?
【交流点拨】社戏并不好看,大家也都很扫兴,小伙伴们很失望。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没有翻;最愿意看的“蛇精”和“黄布衣跳老虎”等了很久都不见;最怕看的“老旦”终于出台了,却只是坐下不停地唱着。
四、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戏》的故事情节脉络以及课文的结构层次,并且知道了《社戏》是以“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的结构来展开故事情节的。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探究
深层领悟
1.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双喜、母亲、外祖母、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①双喜:热情友爱,乐于帮助别人,胆大心细,聪明伶俐。因“我”无船去赵庄看社戏,主动出计帮“我”去看社戏,善解人意,很照顾“我”。?
②母亲:细心周到,孝顺,关心、体贴人。外祖母气恼,母亲便宽慰她;又怕外祖母生气,竭力嘱咐“我”不能装模作样,担心大人白天有工不能一同前去。?
③外祖母:对“我”疼爱有加,关怀备至。?
④桂生:勤快、热忱、机灵。帮“我”买豆浆,要给“我”舀水喝,还想出了偷豆的主意。⑤阿发:淳朴无私、天真无邪。建议小伙伴们摘自家的豆。?
⑥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珍惜劳动成果,热情好客。孩子们摘了他的豆子,踩坏了不少,并没有责骂,只是表示惋惜,听说是为了请客,还给“我”亲自送豆。
2.“我”看戏前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详写心情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看戏前:盼望—焦急—失望—沮丧—高兴、有希望—心情轻松、兴高采烈。心情轻松高兴和前面的焦急沮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后面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3.课文第12段处“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和第22段处“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的两次横笛声,分别烘托了“我”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第一次的横笛声表现出“我”对江南夜景的陶醉,使得“我”急切的心情平静下来;第二次的横笛声表现了“我”对社戏的依依不舍之情。
4.作者刻画这些劳动乡民的良好品质,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刻画了平桥村乡民们淳朴善良的优良品格,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对该村淳朴热情的民风和孩子们纯真美好、自由快乐的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并不好看,但作者在文章末尾写到“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冲突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冲突。其实那夜的戏看得人“打呵欠”,那夜的豆吃起来也实在平常,但是“我”之所以觉得那夜的豆好吃、戏好看并非常怀念,是因为不在于看戏和吃豆本身,而在于“我”和平桥村的小伙伴们一同看戏、吃豆的过程和所做的有趣的事。令“我”怀念的是平桥村特有的乡村风光和村民真挚朴实的感情,突出了“我”对那夜经历的难忘及对乡间少年朋友的诚挚友谊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趣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劳动人民淳朴情感的赞美、怀念。
6.“我”迫切想要去赵庄看戏,哪些句子烘托出“我”急切要去看到社戏的心情?并赏析这些句子的写作手法。
【交流点拨】“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从嗅觉、视觉、听觉等角度描写乘船去赵庄看戏途中的江南水乡夜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夜景描绘得有声有色有形,写出了行船之快,从而烘托出“我”急切想看到社戏的心情。
7.文章题目为“社戏”,但是却大量详写了社戏之外的内容,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合理。因为看社戏只是全文的行文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以及他们的淳朴品质,看社戏前后的故事情节正是为了突出这一主题,它足以统领全文,所以以“社戏”为题却大量详写社戏之外的内容是合理的。
三、板书设计
双喜:聪明伶俐,热情友爱,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桂生:热忱,勤快能干
阿发:纯真无邪,无私友爱
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热情好客 纯朴善良、友爱
社 戏
看社戏后
(第31-40段)
戏后余波——六一公公送豆;“我”怀念社戏
看社戏前
(第1-3段)
①随母归省,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②交代乡间的小朋友
③叙述乡间乐土生活——看社戏做铺垫
看社戏
(第4-30段)
①戏前波折(第4-9段)
②夏夜行船途中的见闻感受(第10-13段)
③在赵庄船头远远观戏(第14-21段)
④深夜归航,伙伴们偷豆煮食(第22-30段)
“盼”
“看”
“忆”
乡民善良、友爱
民风淳朴
社 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