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上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也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民族问题,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2.时空观念:通过回顾古代王朝的民族政策及各民族交往的史实,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述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做的努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搜集新疆、西藏等维护民族团结的相关史事,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
4.历史解释:通过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教师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教师讲述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教师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学生回答: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最后一段,并结合第61页“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回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其中,省级民族自治区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②我国设立了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教师提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6.教师讲述: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目标导学二:共同繁荣发展
1.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学生回答: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教师强调: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政策?
学生回答: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教师过渡: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那么党和政府是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
学生回答: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等。
4.史料展示:
材料 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
5.教师提问:在20世纪末,国家为加快我国西部几个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实施了一项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西部大开发政策。
6.阅读课本,总结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意义、成就。
(1)范围: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的相关政策。
(2)意义: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成就: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7.教师总结:党和政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结果
进行民主改造和 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
促进经济发展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 资金、物资等支持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日益提高
保护民族文化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 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藏铁路等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课堂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线索清晰,不难把握。从学生的认知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和归纳表格,帮助学生将理论问题具体化理解,全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和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不仅要在课上让学生加深理解昌盛,还要督促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