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宪法、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通过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的解读,使学生了解这部宪法是如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2.时空观念: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获取“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分布情况、交通建设情况等信息,并对比近代民族工业和“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情况,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中国近现代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历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列举“一五”计划的具体成就,论证“民族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这一观点;通过介绍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论证这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4.历史解释:通过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从“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中,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五计划的背景、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所作的诗句。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一五计划的背景
1.数据引导:展示“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简表”。
1952年产量 比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棉花 130.4万吨 193.3% 53%
粮食 1.639亿吨 49% 79.3%
发电 72.6亿千瓦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2.教师提问: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3.史料展示: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拖拉机都不能造。”
4.教师提问:以上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反映了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说明了要想国家强大就要发展重工业。
5.教师讲解:当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6.教师讲述: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强敌环伺,快速完成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教师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学生回答:①时间:1953—1957年。②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2.展示图片:
3.教师提问: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4.教师讲述: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苏联的援助;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归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况。
学生归纳:①时间:1954年。②地点:北京。③主要内容: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2.史料展示:
材料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民主党派代表588人,占45.54%,少数民族代表177名,占14.4%,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3.教师提问:通过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史事”栏目,思考:宪法从草案到正式颁布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宪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够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
4.展示1954年宪法的部分条款: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5.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6.教师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封面。
7.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8.教师总结:1954年宪法成为之后历次修宪的蓝本。无论从宪法起草的民主程度,还是从全民参与讨论的广泛范围,1954年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9.提出要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还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请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0.教师补充:“两会”分为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第X届第X次会议。
11.合作探究:比较人大和政协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课堂总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诞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脉络清晰,在授课过程中借助图片、文字等材料,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其中。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学生的易混点,可以展开进一步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