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基础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C.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D.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2.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
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嗅觉(xiù) 花瓣(bàn) 并蒂(tì)
B.烦闷(mèn) 徘徊(huái) 亭亭(tíng)
C.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í)
D.姊妹(zǐ) 繁衍( yán) 沐浴(yù)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恨(zèng) 沉寂(jì) 瘫痪(tān)
B.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
C.烂漫(màn) 创伤(chuàng) 暴怒(bào)
D.仿膳(shàn) 恢复(huī) 豌豆(wǎn)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节选自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 藏nì( ) 不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 )
A.使积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7.默写
①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世说新语·咏雪》
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回乐烽前沙似雪,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强欲登高去, 。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8.名著阅读。
(1)根据内容阐述理由。
最近有居民爆料:某社区为弘扬孝道文化,在墙上张贴《二十四孝图》宣传画,原以为其内容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但出乎意料的是社区对封建糟粕内容几乎不加剔除,实属难忍。
请你结合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对居民的爆料做出评价,并阐述理由。
(2)《西游记》选段: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言,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A“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B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①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讲述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西游记》里有很多故事含有“三”字,请另举两个含“三”的故事。
②A处划线句表现了八戒怎样的性格?智慧果敢的孙悟空竟然“腮边泪坠”,B处划线句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形象?
③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其中的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9.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交流会上回顾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请你阅读其中一位同学的文字,完成各题。
打开课本,我们可以欣赏名家笔下美不胜收的四时之景,聆听伟人对以身____________(xùn)职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赞美,感叹牧羊人将荒原变成绿____________(zhōu)的执着,嗔笑黄冠大鹦鹉把人捉弄得蹒跚而行的窘态,瞠目赤身露体的国王举行盛典的滑稽。在一次又一次的细细品读中,我们的视野愈加开阔,我们的思想日益深邃。
(1)请用正楷字将横线处的词语补充完整。
xùn zhōu
职 绿
(2)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diān jī B.diān jí C.chēn jī D.chēn jí
(3)对“美不胜收”中“胜”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打败别人 B.完、尽 C.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D.承担或承受
10.同学们在班级文学角设计了趣味语文闯关游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集对联 猜文常】下列对联与作家作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②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
A.①诸葛亮 ②《聊斋志异》 ③郭沫若 ④《秋天的怀念》
B.①诸葛亮 ②《世说新语》 ③鲁迅 ④《再塑生命的人》
C.①孔子 ②《世说新语》 ③郭沫若 ④《再塑生命的人》
D.①孔子 ②《聊斋志异》 ③鲁迅 ④《秋天的怀念》
(2)【乐读书 巧宣传】同学们想为文学角设计一幅读书宣传海报,请阅读图片信息,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海报配上相应的文案。(2分)
海报文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班刊编辑部的同学们正在对稿件进行审校,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殿堂,沉醉其中,我们仿佛吹拂着轻柔的杨柳风,感到温暖惬意;仿佛沐浴着迷蒙的杏花雨,感到清新润泽;仿佛欣赏着灿烂的夏日花,感到绚丽多姿。借文学的力量,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里唱出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在悠悠的岁月中吟出喜怒哀乐【甲】,悲欢离合。【乙】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我们可以领略世间风情。
(1)编辑部的同学们想使用同义词替换加点词“沉醉”,结合语境和词语的感彩,下列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陶醉 B.沉沦 C.沉浸 D.流连
(2)【甲】处方格中的标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句子缺失主语,如果将“使”删去,代词“__________________”就成为了句子的主语。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的肩上转移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她的安排一样。
1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 (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文中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 的品质,体现了 的家庭关系。
14.如何理解第⑤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词语?
15.请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1)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80字。
答:
(2)简要写出这幅图画的寓意。
答:
三、作文
16.在家里,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可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
参考答案:
1.B
【详解】B.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故选B。
2.A
【详解】而立之年是三十岁,故A项错误。故选A。
3.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应为并蒂(dì),C项应为攲斜(qī),D项应为繁衍(yǎn)。
4.B
【详解】A.憎zēng;
C.创chuāng;
D.豌wān;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句式杂揉,删去“的缘故”;B.重复啰嗦,删去“大约”或“左右”D.成分残缺,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6.(1) yì 匿 xiè
(2) 流倘 流淌
(3)C
(4) 拟人 排比
【解析】(1)
考查字音、字形。
安逸(ān yì):安闲舒服。
藏匿(cáng nì):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
不屑(bù xiè):认为不值得;形容轻蔑、轻视。
(2)
本题考查字形。
流倘——流淌;其意思是:指液体在流动。
(3)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
诗中说“宣泄着永恒的秘密”,分析语境可知此处“宣泄”是“泄露”的意思,指泄露秘密;
故选C。
(4)
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辨识能力。“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三个“在……”的句式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歌曲”“唤”“吐露心曲”则赋予小溪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 散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岐王宅里寻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影入平羌江水流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一夜征人尽望乡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断肠人在天涯
【详解】“絮”“岐”“羌”“望”“涯”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8. 社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叫《二十四孝图》,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示例:三借芭蕉扇 爱搬弄是非;对师父情谊深重,重情重义。 示例: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有一篇《二十四孝图》,作者对其中的两个故事“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是深不以为然的。作者认为这种“孝”根本就是不孝,而是体现了封建孝道的残酷与虚伪,也表现了中国古代儿童的悲惨处境。作答本题时,可联系这一点阐述理由。
(2)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情节的了解。①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根据阅读的记忆,可知《西游记》中有关“三”字的故事,除题干中给出的“三打白骨精”外,还有“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等,写出一个即可。②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根据故事情节,此时唐僧已经相信了孙悟空的话,可是后来八戒的这句话,让唐僧生气,继续念紧箍咒,最后赶走了悟空,由此可见,八戒爱搬弄是非。悟空在临走时,“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表现他对师傅的不舍。③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与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第一次是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悟空打死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贼,被唐僧教训,一怒离开,去东海龙宫喝茶。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七回中,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妖怪变作村姑、妇人和白发老公公,被悟空识破,唐僧不辨人妖反而指责悟空恣意行凶,写下贬书,将其赶走。第三回是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唐僧逐出禅门,但是忠心不改,为保唐僧西天取经,跑去南海求助于观音菩萨。三次被逐,让我们看到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根据题意写出选文以外的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分析其性格的变化即可。
9.(1)殉职 绿洲
(2)C
(3)B 10.(1)D
(2)示例一:好的书籍像花朵一样,让我们得以汲取如花蜜般的丰富知识。
示例二:阅读好的书籍,犹如丛中采蜜,内心不觉沁着一股甜意。 11.(1)B
(2)、(顿号)
(3)我们
【解析】9.(1)本题考查字形。
殉职,读音xùn zhí,指的是(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绿洲,读音lǜ zhōu,指的是沙漠中有水和草的地方。
(2)本题考查字音。
嗔笑,读音chēn xiào,指欲笑欲恼。嗔原是指生气,嗔笑是略带生气地笑;
滑稽,读音huá jī,指(举止言谈)诙谐而引人发笑。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义。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胜,指尽、完全。
故选B。
10.(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是指万世文学的主宰者,历代帝王的老师。这是在曲阜孔府里称赞孔子的一句话。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②“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是老舍对《聊斋志异》这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它的作者是蒲松龄。这句话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④《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对联中“爱子心切”以及“舐犊情深”可以看出对应的是《秋天的怀念》。
故选D。
(2)本题考查海报文案。
仔细观察图片,书是花朵的形状,而人则是长出翅膀提着篮子去采蜜,由此可以联想到蜜蜂采蜜。把读书比作蜜蜂采蜜,也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符合题目的要求。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读书就像蜜蜂采蜜,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甜美的蜜来。
11.(1)本题考查词义。
A.陶醉:欢畅地喝酒,直至醉倒。引申为沉浸在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因此符合语境;
B.沉沦:陷入罪恶的或痛苦的境地。不能用来形容“文学殿堂”,词语感彩错误,因此不符合语境;
C.沉浸: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因此符合语境;
D.流连: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因此符合语境。
故选B。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这里和前文中“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一样是并列关系,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因此应该使用相同的标点符号:顿号。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将“使”去掉后,“领略”作为句子的谓语,用于说明陈述主语,因此主语是代词“我们”。
12.C 13.心理 尊老爱幼 亲密和谐 14.“整个世界”一方面指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方面指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是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15.(1)奶奶坐着,微笑着享受儿媳给自己捶背;儿媳弓着腰,给婆婆轻轻地捶背;小男孩效仿妈妈,站在小凳子上,给妈妈捶背。
(2)发扬孝道传统,重视身教作用。(意思对即可)
【解析】1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这是一道选择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对四个选项进行仔细地分析,不要被句子中细微的错误蒙蔽。“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结合文章主旨来看,它不仅是强调了老去的母亲对“我”的依赖关系,还突出了中年人在一个家庭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强调他们肩头背负的重担。
A.有误,“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过于片面;
B.有误,母亲老了,但不说明她没有自己的主见。
C.正确。
D.有误,“我”小时候听从母亲的安排,但并不是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
故选C。
13.本题考查对描写的掌握及表达效果。
通过阅读第③段“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这些语句,特别从“我感到”“我想”“终不愿意”“我决定”等字词可知,这是关于“我”的一段心理描写,主要写我在心里思考解决分歧的方法。第⑤段中“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反映了“尊老爱幼”的品质,体现李我们一家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内容可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走得很仔细”,是“我”和妻子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整个世界”,是借母亲和儿子,暗指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
15.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
(1)描述画面内容,要交代画面内容,画面人物,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奶奶端坐在沙发上,面带笑容,享受着儿媳妇给自己捶背的这份适意;儿媳弯着腰,为婆婆轻轻地锤击背部,为她带来舒适;小男孩便学习妈妈的做法,小小的身躯,站在小板凳上,面带笑容为妈妈捶击背部,为妈妈驱走一天的疲惫。
(2)理解漫画的寓意,要分析漫画中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注意围绕“弘扬中华民族孝道美德,传承言传身教优良家风。”来写。
16.示例:爱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详解】这是一篇小作文。根据话题“爱”前面的一段提示可以理解“爱”的内涵,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父母之爱的亲情、同学之爱的友情、师生之爱的真情等角度提炼素材,可以拟写一组比喻句子,然后组成一组结构和风格一致的排比句进行表达。注意句子要通顺,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点睛:这是一篇小练笔作文,要求中的提示语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的方向,然后根据自己有关“爱”的体验,搜集素材,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角度入手,按要求写出句子即可,注意必须是排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