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7 23:55:42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答案
1--5 ADAAB 6--10 DCCCA 11--15 DCBDD 16--20 CDCDB 21--25 BADDC
12分
(1)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2分)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所以饮食结构是以牛羊肉、奶类为主的西餐。(2分)
意大利 高温少雨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埃菲尔铁塔、圣母院、凡尔赛宫、凯旋门、塞纳河等) 基督教 极昼 (5分,每空1分)
阿尔卑斯山脉 海拔高,终年积雪;交通发达(或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等)(3分)
12分
(1)两地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干湿季相反,动物追逐水源迁徙(2分)
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又位于赤道附近,故被称为“赤道雪峰”。(1分)
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所以河流水量不大。(2分)
D (1分)
出口多初级农矿产品,进口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发展多样化经济,如旅游业,花卉业;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加强区域联盟,争取更大的国际贸易利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分,合理即可)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分干湿两季,建筑茅草屋,就地取材,以树枝、木棍构架,屋顶覆盖茅草,通风散热效、遮阳挡雨效果好。(2分,意思对即可)
14分
(1)防风头巾 南极风大,吹得脸和脖子特别冷,可以保暖。
保暖衣物(冲锋衣) 南极寒冷风大。
防滑靴 南极冰雪覆盖,地面较滑
防晒霜(墨镜) 南极紫外线强烈(冰雪反光强) (2分,合理即可)
马来 A AC (4分)
昆仑站 长城站 (2分)
南极降雪(降水)虽然很少,但蒸发微弱,经过漫长的年代积累形成大量冰雪。(2分)
变暖 上升 沿海 (3分)
开发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吸收二氧化碳;推广节能技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1分,合理即可)
12分
(1)水稻 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的沿海平原 (2分)
旱涝 西南季风不稳定 (2分)
专业化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 (3分)
A (1分)
BD (2分)
地形平坦;黑土土壤肥沃;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
(任意两点,2分)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25 题,共 50 分)
2023 年 5 月 19 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
亚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读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中亚自然环境情况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位于高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C.地势西高东低
D.锡尔河注入里海
2.下列分析中亚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合理的是
A.利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
C.主食以米饭为主
D.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
地理王老师利用假期,到日本(图 1)旅行,图2、图3是旅游期间拍下的照片。根据
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在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种植品种
4.王老师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2、图3
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欧美文化占主导
C.中国文化为主导 D.现代文明占主导
K3 国际列车是指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如图为俄罗斯铁路线分布示
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
5.国际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一路西行,沿途先后看到的景
观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6.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气温较高 ③资源、工业区集中 ④人口、城市较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俄罗斯人乘坐 K3 国际列车与中国人做生意,他在中国最有可能采购的商品是
A.铁矿、石油 B.木材、汽车 C.服装、玩具 D.钢材、机械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通知,2023 年 2 月 5 日起,我国试点恢复泰国、印度尼西亚
等 20 个国家出境团队旅游等和“机票+酒店”业务。关注东南亚地区,读图完成 8-10 题。
8.东南亚国家中,首都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有
A.缅甸 B.泰国 C.柬埔寨 D.越南
9.东南亚许多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样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①沿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农业基础好 ②提供了丰富的
水能 ③提供便利的水运 ④受洪涝灾害威胁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东南亚成为很多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其原因是
①其北部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两省区相接,交通便利
②热带景观与我国广大地区有较大差异,旅游具有新异性
③华人华侨比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有文化认同感
④经济高度发达,服务设施完善,接待服务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如图示意印度的部分工业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 11-12小题。
11.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心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12.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①降低产品价值 ②提高产品质量
③促进软件出口 ④制约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一种菜地叫“漂浮菜园”,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瓜果蔬菜栽
种其中,它让孟加拉农民在雨季耕地淹没后仍能耕种,雨季过后,水位下降,土壤漏出,
“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据此完成 13-14 题。
13.孟加拉农民使用“漂浮菜园”的时间可能是
A.1 月 B.8 月 C.12 月 D.3 月
14.雨季过后,水位下降,“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
壤中是为了
A.增加土壤湿度 B.就地埋没垃圾
C.防止被水冲走 D.增加土壤肥力
2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全长 142 公里,最高设计时速 350 公里,是“一带一
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两地间的出
行时间将由现在的 3 个多小时缩短至 40 分钟。据此完成第 15-17 题。
15.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装备,将建设雅万高
铁所需的大宗货物从我国运往印度尼西亚,
主要采用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16.雅万高铁设计成“之”字形,目的是
A.降低道路坡度 B.缩短运输距离
C.连接更多城市 D.减少架桥数量
17.修建该铁路要重点克服的自然因素有
①高寒缺氧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崎岖 ④冻土广布 ⑤地震频繁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
世界关注的热点。读图完成 18-19 题。
18.关于该区域的了解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石油海运向西路线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B.①路线主要输往东亚、北美
C.匮乏的水资源也是当地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D.当地居民均为阿拉伯人
19.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开采可能面临资源枯竭情况,对世界
经济影响巨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不再开采,全部保存起来 ②积极开发寻找新能源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不用
考虑枯竭问题,只要满足当代需要就可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
人每年要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
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
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读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完成
下面 20-21 小题。
20.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21.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国。下图为巴西矿产及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 22-23
题。
22.我国从巴西进口货物中最多的可能是
A.铁矿石、大豆 B.钢材、小麦
C.芯片、苹果 D.汽车、甜菜
23.巴西境内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带来的环境效益有
①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②减弱温室效应③涵养水源,保护
淡水资源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 24-25 题。
24.关于北美洲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类型单一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冬季,来自北部的冷空气有时可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
风寒潮天气。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东西跨经度广,南北跨纬度大
B.西部高山多地震引发
C.地势东西高,中部平原辽阔,南北纵贯
D.与东西两侧濒临大洋有关
二、综合题(4 题,共 50 分)
26.(1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图 1 示意欧洲简图、图 2为欧洲西部政区图、图 3 为罗马气候资料图、图 4
为伦敦气候资料图
4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1)据图描述欧洲的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西餐主要餐具是刀和叉子,主要食材是牛羊肉和奶类,在伦敦可以品尝地道的西餐,
请说明当地这种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7 月的暑假,中国旅行团沿图 2 中的 A-B-C 路线自南向北旅行。
第一站:旅行人员从________(A 国)首都罗马出发,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2 分)
第二站:到达法国(B 国),品鉴葡萄酒、欣赏___________(任 1 景点),发现当
地很多人周末去教堂做礼拜,多信仰____________教;(2 分)
第三站:来到挪威(C 国),看到了美丽的峡湾风光和午夜阳光 ,说明当地出现
___________(极昼、极夜)景色。(1 分)
(4)图 1 中甲山脉为_______________,是欧洲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高山滑雪的起源
地。该山区滑雪场一年四季都开放,因为雪线(海拔大于 3500 米)以上的积雪是终年不化
的,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滑雪。请从自然角度、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地成为世
界滑雪运动胜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7.(12分)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读图,完成下列各
题。
材料 一:蒙内铁路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现代化铁路,
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技术和装备建造。设计师还为大型野生动物架设桥梁式通道,为小
动物设置多个涵洞。
材料二:非洲气候分布图(图 1)、
非洲大陆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图 2)
非洲矿产、农作物分布图(图 3)、
图 3
5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自然环境
(1)非洲野生动物每年会在 A、B两地间来回迁徙。根据图文资料,完成表格。(2分)
时间 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方向 迁徙原因
5~10月 B A
11月~次年 4月 A B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请解释其原因。
(1分)
(3)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却不是世界最大的河流。据图分析尼罗河水量不大的原因。
(2分)
(4)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动物非常感谢中国设计的蒙内铁路“动物通道”,下列动物
不可能穿越蒙内铁路的是( )(1分)
经济文化
( 5)非洲很多国家(如肯尼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是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肯尼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4分)
(6)肯尼亚分布广泛的茅草屋(是非洲草原典型的民居形式),谈谈当地民居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2分)
6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28.(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 11 月左右 ,我国都会派出科考队赴南极考察,至今已经 39 次。乘坐雪龙号科
考船去南极旅行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下面是某中学同学设计的南极研学方案,请完成下
面的问题。
物品准备:
(1)请说出去南极研学必须配带的一种物品,
并说明理由。(2分)
路线认知:
(2)结合第38次南极考察路线,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中国第 38此南极科学考察路线
①处岛屿众多,属于___________群岛。
②处经过澳大利亚东海岸,若考察船靠岸进行物品、食品补给,可以到下列的( )
(城市)
A.悉尼 B. 里约热内卢 C. 新德里 D.圣彼得堡
③处景观可能见到( )(多选)
A.成群的企鹅 B.繁茂的亚寒带针叶林 C冰山漂浮 D劳作的印第安人
研学探究:
(3)读南极地区图,可以看出我国海拔最高的科考
站是_______,纬度最低的科考站是_______。(2分)
(4)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南极
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冰雪 (2分)
冰川的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2022 年 3 月 14 日,中国极地气象科学
研究所最新观测数据表明,南极海冰面积创下 1979 年有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纪录,为
192 万平方千米,南极异常高温导致的冰层不稳定,引发科学家对南极生态、气候变化的
担忧。
(5)在框图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川面积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3分)
①____,②____,③_____。
7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
小资料: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谓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不给地球环境增
加二氧化碳负担。它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
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化碳“零排放”
(6)结合图文资料,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
(1分)
29.(12 分)世界各国国情差异大,农业发展的条件千差万别,农业类型与分布也各有不
同。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
印度农业:
(1)甲乙表示印度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区,其中乙是
________(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
(2 分)
(2)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
自然灾害是______,产生的主要原因 。
(2分)
美国农业:
(3)读图,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___________。图中乳畜带发展的有
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4)两个小麦区独立存在的主导因素是( )。(1
分)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土壤差异 D.地形差异
(5)归纳:根据对以上对两国农业发展的分析,下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
(多选)(2分)
A.大量增加农业人口 B.发展农业科技
C.只生产单一农产品 D.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拓展提升:
乌克兰有“一带一路”上的“欧洲粮仓”之称,右图为乌克兰等高线及黑土分
布示意图。
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历
经千百年积累形成的-种肥沃土壤。乌克兰有世界
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6)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读图分析其
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 分)
8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地理
27. 12分(1) 2分
(2) 1 分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3) 2分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4) 1分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5)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4分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2 分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 28. 14分5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1) 2分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2)① ② ③ 4分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3) 2 分
(4) 2分
二、解答题(4题,50分)
(5) 3分
26. 12分
(6) 1分
(1) 2分
(2) 2分
(3)第一站 2分
29. 12分
第二站 2 分
(1) 2 分
第 三站 1分
(2) 2分
(4)
(3) 3 分
3 分
(4) 1分
(5) 2分
(6) 2 分
{#{QQABBYSEggCgAABAAAACQwUSCkCQkhECCIgOxAAQoEAAiBNABCA=}#}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25题,共50分)
2023年5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读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中亚自然环境情况是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位于高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C.地势西高东低
D.锡尔河注入里海
2.下列分析中亚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合理的是
A.利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B.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屋顶坡度大
C.主食以米饭为主
D.可以发展棉纺织或毛纺织工业
地理王老师利用假期,到日本(图 1)旅行,图2、图3是旅游期间拍下的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在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类型 D.种植品种
4.王老师用相机记录了很多美景,其中图2、图3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A.东西方文化兼容 B.欧美文化占主导
C.中国文化为主导 D.现代文明占主导
K3国际列车是指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如图为俄罗斯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国际列车进入俄罗斯境内一路西行,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6.西伯利亚大铁路沿俄罗斯南部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气温较高 ③资源、工业区集中 ④人口、城市较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俄罗斯人乘坐K3国际列车与中国人做生意,他在中国最有可能采购的商品是
A.铁矿、石油 B.木材、汽车 C.服装、玩具 D.钢材、机械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通知,2023年2月5日起,我国试点恢复泰国、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出境团队旅游等和“机票+酒店”业务。关注东南亚地区,读图完成8-10题。
8.东南亚国家中,首都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有
A.缅甸 B.泰国 C.柬埔寨 D.越南
9.东南亚许多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样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①沿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农业基础好 ②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③提供便利的水运 ④受洪涝灾害威胁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东南亚成为很多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其原因是
①其北部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两省区相接,交通便利
②热带景观与我国广大地区有较大差异,旅游具有新异性
③华人华侨比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有文化认同感
④经济高度发达,服务设施完善,接待服务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如图示意印度的部分工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心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12.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①降低产品价值 ②提高产品质量
③促进软件出口 ④制约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一种菜地叫“漂浮菜园”,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瓜果蔬菜栽种其中,它让孟加拉农民在雨季耕地淹没后仍能耕种,雨季过后,水位下降,土壤漏出,“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据此完成13-14题。
13.孟加拉农民使用“漂浮菜园”的时间可能是
A.1月 B.8月 C.12月 D.3月
14.雨季过后,水位下降,“漂浮菜园”被打碎混入土壤中是为了
A.增加土壤湿度 B.就地埋没垃圾
C.防止被水冲走 D.增加土壤肥力
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两地间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装备,将建设雅万高铁所需的大宗货物从我国运往印度尼西亚,主要采用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16.雅万高铁设计成“之”字形,目的是
A.降低道路坡度 B.缩短运输距离
C.连接更多城市 D.减少架桥数量
17.修建该铁路要重点克服的自然因素有
①高寒缺氧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崎岖 ④冻土广布 ⑤地震频繁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该区域的了解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石油海运向西路线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B.①路线主要输往东亚、北美
C.匮乏的水资源也是当地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D.当地居民均为阿拉伯人
19.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开采可能面临资源枯竭情况,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不再开采,全部保存起来 ②积极开发寻找新能源 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不用考虑枯竭问题,只要满足当代需要就可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人每年要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读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21.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国。下图为巴西矿产及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22-23题。
22.我国从巴西进口货物中最多的可能是
A.铁矿石、大豆 B.钢材、小麦
C.芯片、苹果 D.汽车、甜菜
23.巴西境内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带来的环境效益有
①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②减弱温室效应③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北美洲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类型单一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冬季,来自北部的冷空气有时可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寒潮天气。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东西跨经度广,南北跨纬度大
B.西部高山多地震引发
C.地势东西高,中部平原辽阔,南北纵贯
D.与东西两侧濒临大洋有关
二、综合题(4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图1示意欧洲简图、图2为欧洲西部政区图、图3为罗马气候资料图、图4为伦敦气候资料图
(1)据图描述欧洲的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西餐主要餐具是刀和叉子,主要食材是牛羊肉和奶类,在伦敦可以品尝地道的西餐,请说明当地这种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7月的暑假,中国旅行团沿图2中的A-B-C路线自南向北旅行。
第一站:旅行人员从________(A国)首都罗马出发,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2分)
第二站:到达法国(B国),品鉴葡萄酒、欣赏___________(任1景点),发现当地很多人周末去教堂做礼拜,多信仰____________教;(2分)
第三站:来到挪威(C国),看到了美丽的峡湾风光和午夜阳光 ,说明当地出现___________(极昼、极夜)景色。(1分)
(4)图1中甲山脉为_______________,是欧洲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高山滑雪的起源地。该山区滑雪场一年四季都开放,因为雪线(海拔大于3500米)以上的积雪是终年不化的,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滑雪。请从自然角度、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地成为世界滑雪运动胜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7.(12分)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一:蒙内铁路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现代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技术和装备建造。设计师还为大型野生动物架设桥梁式通道,为小动物设置多个涵洞。
材料二:非洲气候分布图(图1)、非洲大陆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图2)、非洲矿产、农作物分布图(图3)、
自然环境
(1)非洲野生动物每年会在A、B两地间来回迁徙。根据图文资料,完成表格。(2分)
时间 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方向 迁徙原因
5~10月 B A
11月~次年4月 A B
(2)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峰”。请解释其原因。(1分)
(3)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却不是世界最大的河流。据图分析尼罗河水量不大的原因。
(2分)
(4)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动物非常感谢中国设计的蒙内铁路“动物通道”,下列动物不可能穿越蒙内铁路的是( )(1分)
经济文化
(5)非洲很多国家(如肯尼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肯尼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4分)
(6)肯尼亚分布广泛的茅草屋(是非洲草原典型的民居形式),谈谈当地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28.(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11月左右 ,我国都会派出科考队赴南极考察,至今已经39次。乘坐雪龙号科考船去南极旅行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下面是某中学同学设计的南极研学方案,请完成下面的问题。
物品准备:
请说出去南极研学必须配带的一种物品,
并说明理由。(2分)
路线认知:
(2)结合第38次南极考察路线,完成下面的问题。(4分)
①处岛屿众多,属于___________群岛。
②处经过澳大利亚东海岸,若考察船靠岸进行物品、食品补给,可以到下列的( )(城市)
A.悉尼 B. 里约热内卢 C. 新德里 D.圣彼得堡
③处景观可能见到( )(多选)
A.成群的企鹅 B.繁茂的亚寒带针叶林 C冰山漂浮 D劳作的印第安人
研学探究:
读南极地区图,可以看出我国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是_______,纬度最低的科考站是_______。(2分)
(4)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冰雪 (2分)
冰川的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2022年3月14日,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观测数据表明,南极海冰面积创下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纪录,为192万平方千米,南极异常高温导致的冰层不稳定,引发科学家对南极生态、气候变化的担忧。
(5)在框图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川面积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3分)
①____,②____,③_____。
小资料: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谓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它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化碳“零排放”。
(6)结合图文资料,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1分)
29.(12分)世界各国国情差异大,农业发展的条件千差万别,农业类型与分布也各有不同。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的内容。
印度农业:
(1)甲乙表示印度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区,其中乙是________(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2分)
(2)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
美国农业:
(3)读图,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___________。图中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两个小麦区独立存在的主导因素是( )。(1分)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土壤差异 D.地形差异
(5)归纳:根据对以上对两国农业发展的分析,下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多选)(2分)
A.大量增加农业人口 B.发展农业科技
C.只生产单一农产品 D.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拓展提升:
乌克兰有“一带一路”上的“欧洲粮仓”之称,右图为乌克兰等高线及黑土分布示意图。
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历经千百年积累形成的-种肥沃土壤。乌克兰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6)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读图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