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琵琶行》课堂作业(二)苏教版必修4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àn)?????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
D.收拨(bō)?????? 裂帛(bó)???????钿头(diàn) ???银篦(bì)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苍海桑田 ???????连篇累牍????????口诵心惟??
B.转徙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
3.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4.选出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蜀道难》原是乐府诗的旧题,多写蜀道险阻。据说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前往探望,见《蜀道难》,赞叹不已,称为“谪仙”。
B.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
C.“司马泪痕多”的典故出自“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其中的“青”是唐代官职低的服色。
D.“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意为“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泪都流干了。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6.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二、诗歌鉴赏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7.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