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琵琶行》课堂作业(一)苏教版必修4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琵琶行》课堂作业(一)苏教版必修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1 08:0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琵琶行》课堂作业(一)苏教版必修4
一、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湓浦(????)(????)铮铮(????)贾人(????) 余勇可贾(????)迁谪(????)  荻花(????)  悄然(????) 幽咽(????)咽喉(????)下咽(????) 水浆迸(????) 铁骑(????) 虾蟆(????)(????)银篦(????) 
呕哑(????)(????) 嘲哳(????)(????)
2.解释加点词语
左迁     明年     委身     快弹数曲     出官      
因为长句          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     
添酒回灯    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间关莺语     曲终收拨当心画     铁骑突出    整顿衣裳     等闲度      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
红阑干      耳暂明        向前声        却坐 
二.默写填空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4座中泣下谁最多?            。
5乱花渐欲迷人眼,         。
6白居易字 号 ,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 ,主张“ , ”,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著有《 》。
7《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_, 。”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 ”作侧面描写。
8“歌行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出正确的 (写序号)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其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  ④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⑤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⑥讲究对仗,声调韵律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2.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 铁骑突出刀枪鸣”,运用了比喻,把无形的乐声用有声的东西比喻,不仅使读者的认识与感受具体清晰了,而且也写出了诗的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 )——间歇停顿——( )。四个旋律变化的阶段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也经历了几次变化:悲愤凄苦——( )——凄楚无言——( )——凄厉悲伤。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试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