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句子
1.(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学生会小华拟写的现场书法比赛通知,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通知
各位同学:
①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激发中学生热爱家乡,③校学生会决定于6月28日14:30在致远楼一楼大厅举办“墨香青海”现场书法比赛活动。④请各班推选一位代表按时参加比赛。
致远中学学生会
2023年6月5 日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通知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中的“传承”应改为“继承”。
B.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情感”。
C.第④句“推选”改为“选取”。
D.这则通知没有语言表达的错误。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原句“传承”正确,不用修改;
C.原句“推选”正确,不用修改;
D.第②句中“激发中学生热爱家乡”错,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加“的感情”;
故选B。
2.(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答案】D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D.成分残缺,应在“一人去游泳”的后面加上“的倡议”;
故选D。
3.(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D.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答案】B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运用。
B.有误,“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是并列成分,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4.(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致敬航天英雄”新闻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5月30日上午,九年级四班全体同学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全过程。②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同学们欢呼雀跃,激动万分。③接着,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能否像航天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当下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C.两面对一面,可在“努力学习”前面加上“是否”。
故选C。
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B.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D.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语意矛盾,去掉“约”或“以上”;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
D.一面对两面,“广大青少年”后加“是否”;
故选C。
6.(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长的碑心石上,雕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七经”“四书”为特定称谓,应使用双引号;故将“列为《七经》之一”“合称为《四书》”中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故选D。
7.(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可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将“就”改为“才”;
B.否定不当,可删去“不”;
D.语序不当,可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改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故选C。
8.(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B.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热潮的掀起,社会上各种文明行为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C.2022年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比例60%左右。
D.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或在“一个人”后面加“能否”;
B.用词不当,可把“络绎不绝”改为“源源不断”;
C.词义重复,“约”“左右”删掉其一;
故选D。
9.(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
(1)B
(2)删除“通过”或者“使”。
【详解】
(1)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③句点明论点,为第一句;②具体论证“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的影响;④句论述音乐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的作用;①反过来论证诗歌对音乐的影响,承接下文“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B。
(2)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者“使”。
10.(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③(zhái)”在家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
B.劳逸结合 时时刻刻 言传身教
C.一张一弛 时时刻刻 以身作则
D.一张一弛 无时无刻 言传身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B.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C.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D.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答案】
(1)①乏 ②浴 ③宅
(2)A
(3)C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
缺乏(fá):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沐浴(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宅(zhái):指的是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
(2)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劳逸结合:工作和休息相结合。一张一弛: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结合“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故应选用“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结合“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可知,句中所填词语与否定词“不”连用,故应选用“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结合“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故应选用“以身作则”。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可知,“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语序不当,应改为“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且两个分句构成转折关系,应在“没有很好”前面加上“却”或者“但是”。
故选C。
11.(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答案】
(1)C
(2)应改为: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
(3)示例:我班“荷文化”学习成果想编成本文集,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真诚邀请您为文集写一篇前言。您看可以吗?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①空:结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前后都是体现出写到荷花的诗歌非常的多,并且有递进的关系在里面,结合选项可知“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②;
②空:结合“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再结合前文“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要填的内容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选项可知“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符合语境,因此这空应填③;
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画线句“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可知,这里的病因是重复赘余,应去掉“约”或“左右”。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应注意表述清楚意思,语言礼貌委婉。
例如:李老师,您好!我班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在下周五之前编成一本文集,我想请您帮忙为我们的文集写一篇前言,您方便吗?
(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崛土 B.烹饪 C.传承 D.拓宽
1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 提升 培育 激发 B.培育 激发 锻造 提升
C.培育 提升 锻造 激发 D.锻造 培育 激发 提升
14.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A.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16.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2.A 13.B 14.D 15.D 16.C
【解析】12.本题考查字形。
A.崛土——掘土;
故选A。
1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培育:培养教育。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与“水平”相匹配;
故选B。
1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为并列关系,均是“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的做法,中间都应该用逗号隔开;D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15.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劳动课换挡升级”是在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后各学校的做法,所以“各学校”放到“劳动课换挡升级”前;
“现象”与“改换”搭配不当;可将“改换”改为“改善”;
D项与上面分析的内容最为相似,区别是“劳动课换挡升级”前是“各学校对”,多一“对”字,不影响句意表达;
故选D。
16.本题考查排序。
“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意思是要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承接了上句的“处理好劳动和教育的关系”,引起了下句中的“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
故选C。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1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8.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答案】
自强不息是响亮的号角,能吹奏出激动人心的旋律
18. ⑥ 去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 ④ “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解析】
17.此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句式结构是:自强不息是+形容词(2字)+名词,能+动词+形容词(4字)+名词。据此补写为:自强不息是跳跃的脚步,能舞蹈出激动人心的画面;自强不息是粗犷的笔墨,能书写出跌宕遒丽的作品等。
18.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及标点符号。
第⑥句有语病,成分残缺,在“青年”后加“有”,或将“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去掉。
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与“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是并列关系,故将“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3 句子
1.(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以下是学生会小华拟写的现场书法比赛通知,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通知
各位同学:
①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激发中学生热爱家乡,③校学生会决定于6月28日14:30在致远楼一楼大厅举办“墨香青海”现场书法比赛活动。④请各班推选一位代表按时参加比赛。
致远中学学生会
2023年6月5 日
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通知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中的“传承”应改为“继承”。
B.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情感”。
C.第④句“推选”改为“选取”。
D.这则通知没有语言表达的错误。
2.(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
B.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
C.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
3.(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
D.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4.(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致敬航天英雄”新闻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5月30日上午,九年级四班全体同学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全过程。②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同学们欢呼雀跃,激动万分。③接着,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能否像航天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当下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B.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D.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6.(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长的碑心石上,雕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7.(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8.(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B.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热潮的掀起,社会上各种文明行为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C.2022年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比例60%左右。
D.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
9.(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0.(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③(zhái)”在家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
B.劳逸结合 时时刻刻 言传身教
C.一张一弛 时时刻刻 以身作则
D.一张一弛 无时无刻 言传身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B.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C.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D.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11.(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界客所青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__________。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__________,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1)依次填入语段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
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
(3)班级开展了“荷文化”专题学习,现准备将大家的学习成果编成一本文集,要求你在下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学科的李老师约稿,请她为文集写一篇前言,你会怎样说?
我会这样说:李老师,
(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崛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遣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活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崛土 B.烹饪 C.传承 D.拓宽
1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好品德的______、智力潜能的______、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______,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 提升 培育 激发 B.培育 激发 锻造 提升
C.培育 提升 锻造 激发 D.锻造 培育 激发 提升
14.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C】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A., B., C., D.。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A.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以改换。
B.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换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C.各学校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劳动课换挡升级,改善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
D.自2022年秋季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
16.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1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8.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第 句,修改意见:
标点:第 句,修改意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