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政治协商会议
1949.9
1949.10
1953
1950年夏-1952底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新民主主义国家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剿匪镇反
抗美援朝
1950.10—1953.7
《土地改革法》
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国家
一化三改
一化:工业化,五年计划,重工业(1953—1957)
三改: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1956底)
1954.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1954.9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
求同存异
万隆会议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中国现代史发展大线索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
十年文革
两年徘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
本课涉及的时期
1956年4月初,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苏共二十大我们得到的教益,“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吴冷西《忆毛主席》
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仿效苏联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956年的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诸如人民内部矛盾日凸显、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等一些新问题;
这一年,1956年苏共召开20大,赫鲁晓夫提出了同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政策,美苏关系趋向和缓,中苏关系日渐恶化,美国加紧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的外交围堵。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路”。
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 概况 时间:1956年9月15日 地点:北京
背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对时缓时急的国际形势需寻求对策
成就
意义
①明确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主要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②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是我国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调整 农轻重 的比例
性质
1956年9月15日,中共八大召开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
整风运动
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
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右派斗争
扩大化(夸大阶级斗争),动摇八大路线
毛泽东:“赫鲁晓夫统治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1958年,
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工业大跃进
以钢为纲
以粮为纲
农业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导致经济出现了三年严重困难
1958——1961年
(大跃进后)在这些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960年冬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较深入地总结经验
1964年,三届人大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陈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5年)
1956 1957 1958 1960 1961 1962 1964 1965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双百方针
正确
失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整风运动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提出“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总结经验
三届一次人大会议
四个现代化
三年经济困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整风运动
充满希望的56年
十字路口的57年
走向疯狂的58年
恢复发展的四年
严重困难的三年
二、十年文革(1966-1976年)
1 .原因
“大跃进”失败以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承认有错误,但他把乱象主要归咎于阶级斗争……毛泽东的注意力从经济领域回到政治思想领域,重提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美对抗无丝毫缓和迹象,中苏同盟走向彻底分裂。随着中苏论战愈演愈烈,国内政治日趋激进,反修防修成为全党共识。从四清运动到“文革”,走上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不归路。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①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②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的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2
“二月抗争”
2 过程
“文革”
发动
1966春夏
1969.4
中共九大
1967初
一月风暴全面夺权
1971.9
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
1975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面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1976.9
毛泽东逝世
1976.10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性质
二、十年文革(1966-1976年)
指导思想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践
政治: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重视民主和法制。
——蒋传光《邓小平法制思想概论》
据官方估计,“文革”对经济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
——金春明《六十年代“左”倾错误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大批文化人士如邓拓、吴晗、老舍、田汉等被打成“黑帮”、“反动权威”,甚至被迫害至死;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戏剧被斥为宣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勒令停演。
经济:
民主政治严重破坏,法律形同虚设,公民基本人权遭到践踏,社会秩序陷于混乱。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面临崩溃边缘
文化:
一大批文化人士被迫害,文艺事业遭到摧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错误的理论必然导致错误的实践
二、十年文革(1966-1976年)
性质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第三,必须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而不能倡导无法无天。
第四,必须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席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教训》
4.评价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革时期,为何能重返联合国?
文革期间, 为何能与资义国家广泛建交?
文革期间, 为何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1966到1976
基本人权遭到践踏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文化断层
……
你是否也有
这样的疑问?
性质
更多的人以他们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在逆境中继续坚守工作岗位...
彭德怀元帅身陷囹圄、屡遭批斗,仍然提笔给周恩来写信,建议对安顺场石棉矿渣加以加工利用,制成钙镁磷肥。
归国华侨、飞机设计专家陆孝彭被污蔑为“特务”,遭到多次审讯和批斗,但他想到的仍是国家交给的试制强—5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在勒令交代“罪行”的纸上,继续论证技术问题。
水稻专家袁隆平在试验室稻种几次被人捣毁的情况下,仍然冒着危险在阴沟中秘密进行籼型水稻杂交的育种工作。
——《新中国70年》
民
族
脊
梁
性质
奠基性
开创性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经济、外交、科技教育和国防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建设成就——经济
领域 成就 影响
工业 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 ①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集中投资西北、西南三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
②改善了工业布局
农业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 ①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产量
②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指导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
性质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经济、外交、科技教育和国防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建设成就——国防与外交
领域 成就与影响
教育 取得长足进步;劳动者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医疗卫生 得到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建设成就——教育与医疗
赤脚医生
20世纪50年代初的扫盲运动
领域 成就 影响
国防 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成功发射中远程导弹、人造卫星 增强了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
外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改善了国际环境
提高了国际地位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性质
性质
为什么中美关系会正常化?
材料1: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种双边冲突的时代业已结束,世界出现了由美、苏、中、日、西欧五种力量组成的多极结构,美国应在这个"多边外交的新时代"中利用中苏分裂,并在五种力量中心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基辛格
材料2:“自己过去的观点同杜勒斯有相似之处,现在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改变,要顺乎潮流,否则将为潮流所掩没;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国家有利。
——尼克松(1972年2月)
改善的原因:
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调整对华政策以求改变美苏争霸中的守势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缓解来自中苏关系恶化的压力
改善的影响:
有利于中国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1956
反右派斗争
严重扩大化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整风运动
1957
1958
总路线、“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2
七千人大会
总结经验
四个现代化
1964
1966
1960
八字方针
三年经济困难
良好开端
“文化大革命”
1976
内乱
小结
建国30年伟大的建设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两头好,中间差)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
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后汉书》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性质
(2021·广东高考·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