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综合特训(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综合特训(带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8 06: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综合特训3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下面各数中,算式1□4×32的积可能是(  )。
A.2908 B.3168 C.4608 D.7328
2.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如图。如果三位数与“9”相乘的积为a,与“1”相乘的积为b,则( )。
A.a>b B.a=b C.a<b
3.在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有2个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最多有( )个0。
A.3 B.4 C.5
4.图中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 )的积。
A. B. C. D.
5.李明做一道计算题,先算,再算。根据他已经完成的过程,请你推断他做的算式是( )。
A. B. C. D.
6.下列选项中,用“270÷9”求单价的是( )。
A.运动员9秒跑了270米,每秒跑多少米?
B.用270元购买9元每千克的大米,可以买多少千克?
C.妈妈用270元买了9份同样的快餐,每份快餐多少元?
D.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9套同样的新书,每套270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7.在计算643×52的过程中,4×5表示的是( )。
A.4×5 B.40×5 C.40×50 D.400×50
8.一个篮球125元,学校要购买13个,一共需要花多少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A.购买1个篮球需要多少元 B.购买3个篮球需要多少元 C.购买10个篮球需要多少元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一辆车从A城开往B城(如图)。这辆车从A城到B城的速度是70千米/时,那它从B城到C城的速度是( )千米/时。
10.两个数相乘,把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后得到的积是56,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应该是( )。
11.一个三位数乘99,积是________位数,278×19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215×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12.有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120平方米,宽是5米。现在要把宽增加10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 )平方米。
13.小明每天坐8路公交车上学,从家到学校需要10分钟,公交车每分钟行驶600米,小明家到学校一共有( )米。
14.
15.一本故事书有497页,估计一下,16本这样的故事书大约有( )页。
16.一台电话机225元,学校要购买37台这样的电话机,需要花费多少元?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 )。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计算250×30时,可以先口算出25×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
18.489×98=41922。( )
19.一只狗奔跑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可以写作35千米/时。( )
20.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一定是五位数。( )
四、竖式计算题(满分12分)
21.(12分)用竖式计算。
250×60= 408×32= 230×50=
325×28= 604×23= 34×270=
五、解答题(满分48分)
22.(6分)一份稿件有3200个字,李老师8分钟能打960个字,照这样计算,她30分钟能打完吗?
23.(6分)厕所的水龙头未关紧,1分钟滴水50克。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一共滴水多少千克?
24.(6分)体育老师到商店采购排球和足球各12个,每个排球110元,每个足球120元,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
25.(6分)同学们植树,四(1)班48人,四(2)班51人,四(3)班49人,平均每人植树12棵。三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26.(6分)某小学要买50套演出服,每件上衣113元。每条裙子47元,买这些演出服一共要用多少元钱?
27.(6分)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0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请用两种方法解答)
28.(6分)学校体育社团要购买40套运动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29.(6分)植树节活动,四年级有409人,平均每人植树12棵;五年级有390人,平均每人植树14棵。哪个年级植树多?多多少棵?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意,当□里最小填0时,算式为104×32,当□里最大填9时,算式为194×32,据此计算出算式1□4×32的积的范围,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04×32=3328
194×32=6208
所以1□4×32的积在3328到6208之间,结合选项的数据可知,算式1□4×32的积可能是4608。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本题关键是得到乘法算式结果的范围。
2.C
【分析】根据竖式可知,a为三位数与9的积,b为三位数与10的乘积,根据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可知,a<b,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如果三位数与“9”相乘的积为a,与“1”相乘的积为b,则a<b。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B
【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00与50,400与20的积,最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200×50=10000,此时积的末尾有4个0;
400×20=8000,此时积的末尾有3个0;
因此在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有2个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最多有4个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数与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应熟练掌握。
4.C
【分析】由题意可知,图中点P表示的数接近30000,用估算的方法求出选项中各式的积,最后找出估算结果最接近30000的选项,据此解答。
【详解】A.
≈200×40
=8000
B.
≈400×50
=20000
C.
≈500×60
=30000
D.
≈600×70
=42000
故答案为:C
【点睛】计算时把三位数看作接近整千的数,把两位数看作接近整十的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A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106×6表示6个106相加,106×20表示20个106相加,合起来就是26个106相加,即106×26,据此解答。
【详解】106×6+106×20
=106×(6+20)
=106×26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C
【分析】单价=总价÷数量,路程÷时间=速度,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叫做总价,依此对每个选项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并选择即可。
【详解】A.运动员9秒跑了270米,每秒跑多少米?这是用“270÷9”求速度;
B.用270元购买9元每千克的大米,可以买多少千克?这是用“270÷9”求数量;
C.妈妈用270元买了9份同样的快餐,每份快餐多少元?这是用“270÷9”求单价;
D.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9套同样的新书,每套270元,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是用“270×9”求总价。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与经济问题,熟练掌握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选择即可,“4”在643的十位上,“5”在52的十位上。
【详解】十位上的“4”表示40;十位上的“5”表示50;
即在计算643×52的过程中,4×5表示的是40×5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125与1个十相乘得1250元,即:购买10个篮球的价钱是1250元。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125与1个十相乘得1250元,即:购买10个篮球的价钱是125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75
【分析】用这辆车从A城到B城的速度乘从A城到B城的所用的时间,求出A城到B城的距离。用A城到C城的距离减去A城到B城的距离,求出B城到C城的距离。再除以从B城到C城的所用的时间,求出从B城到C城的速度。
【详解】70×3=210(千米)
(360-210)÷2
=150÷2
=75(千米/时)
那它从B城到C城的速度是75千米/时。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本题关键是找准每段距离中对应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10.0.5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积就扩大或缩小mn倍(0除外),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除外,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m倍,积就扩大或缩小nm倍除外解决问题。
11.四位数或五 千 2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最小的三位数100与99相乘的积为:100×99=9900,积是四位数,最大的三位数999与99相乘的积为:999×99=98901,积是五位数;求出278×19和215×40的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0×99=9900, 999×99=98901,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9,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278×19=5282,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215×40=8600,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是由两个因数的大小决定的;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2.360
【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不变,增加后的宽除以原宽等于增加后的宽是原宽的几倍,增加后的面积就是原面积的几倍。
【详解】(5+10)÷5×120
=15÷5×120
=3×120
=360(平方米)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6000
【分析】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600×10=6000(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
1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结果对应写在下面,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数去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结果另起一行,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累加,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80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本故事书的页数乘故事书的本数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详解】497×16≈8000(页)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购买30台这样的电话机需要花费6750元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与三位数相乘;接着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填空即可。
【详解】225×30=6750(元),即竖式中箭头所指的结果表示购买30台这样的电话机需要花费675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250×30时,可以先口算出25×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489乘98的结果是47922,据此解答。
【详解】
故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并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首先写出一只狗每小时奔跑的路程,在后面加上一条斜线,再在斜线的后面加上时,表示出狗的速度。
【详解】一只狗奔跑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可以写作35千米/时,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0.√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分别求出它们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
100×10=1000,1000是四位数;
999×99=98901,98901是五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一定是五位数,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积位数的确定。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答此类问题。
21.15000;13056;11500;
9100;13892;918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250×60=15000 408×32=13056 230×50=11500

325×28=9100 604×23=13892 34×270=9180

22.能
【分析】“照这样计算”说明每分钟打字的个数相同,先用960字除以8分钟,求出每分钟打多少个字,再用每分钟打字的个数乘上30分钟,求出30分钟一共可以打多少个字,再与3200个字比较即可求解。
【详解】960÷8=120(个)
120×30=3600(个)
3600>3200
答:她30分钟能打完。
【点睛】解决本题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不变的工作效率,再用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求出30分钟可以打字的个数,再比较。
23.9千克
【分析】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一共是3个小时,1小时=60分钟,所以3小时等于3个60分钟,即3小时=180分钟,1分钟滴水50克,180分钟滴水的重量就是180个50克,也就是180×50克。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滴水总重量换算成千克。
【详解】3小时=180分钟
180×50=9000(克)=9(千克)
答:一共滴水9千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一共是3个小时,再把3小时化成180分钟,再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
24.276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运用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排球和足球各花多少钱,再相加即可解决。
【详解】
(元)
答:体育老师一共要付2760元。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这一关系式。
25.1776棵
【分析】先计算出三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然后用三个班的总人数乘平均每人植树的数量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48+51+49=148(棵)
148×12=1776(棵)
答:三个班共植树1776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先计算出三个班的总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8000元
【分析】可以先求出每套演出服,一件上衣一件裙子,一共花多少钱,再乘50就是50套演出服一共花多少钱。
【详解】(113+47)×50
=160×50
=8000(元)
答:买这些演出服一共要用8000元钱。
【点睛】此题也可分别求出50件上衣一共花多少钱,50条裙子一共花多少钱,再相加。
27.1620吨
【分析】方法一: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05吨,根据除法的意义,可计算出前3个月平均每个月节约的用水量,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平均每月节约的用水量乘全年所含月数,就可得到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
方法二: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05吨。一年有12个月,也就是3个月的4倍,所以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的吨数就是3个月的四倍,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年=12个月
方法一:405÷3=135(吨)
135×12=1620(吨)
方法二:12÷3=4
405×4=1620(吨)
答: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1620吨。
【点睛】本题方法一的重点是求出每月节约用水的吨数,进而求一年节约用水的吨数。方法二是求一年包含几个3个月,也就是几个405吨。
28.5800元
【分析】上衣的单价加裤子的单价等于一套运动服的价钱,再乘40即等于一共要花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78+67)×40
=145×40
=5800(元)
答:一共要花5800元钱。
【点睛】经济问题应用题,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五年级植树多;552棵
【分析】用四年级平均每人植树棵数乘四年级人数,求出四年级植树棵数。用五年级平均每人植树棵数乘五年级人数,求出五年级植树棵数。比较四年级和五年级植树棵数的大小并相减求差即可。
【详解】409×12=4908(棵)
390×14=5460(棵)
4908<5460
5460-4908=552(棵)
答:五年级植树多,多552棵。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四年级和五年级植树棵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