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使至塞上王维
1.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技巧,熟读成诵;
2.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情感;
3.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会简单的赏析.
领悟诗歌的情感及艺术特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得宰相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后迁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因张九龄受贬,王维也受排挤。这年春天奉使出塞,在凉州住了一段时间。开元二十七年从凉州返回长安,任殿中待御史。开元末至安禄山叛乱前,曾先后在终南山、辋川隐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而被俘,被迫授伪职。叛乱平息后,受降官处分。乾元二年(759)迁中书舍人,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作者简介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宗称王维是“天宝中诗名冠代”人物。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写作背景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此诗即王维出塞途中所作。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词语解释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烟:烽火,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人的上空。只见那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找出本诗的对偶句,写景句。 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你从诗中的语句看到了什么画面呢?具体说说。明确: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对塞外大漠风光的描绘,融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孤寂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叙事抒情绘景叙事出使边塞 内心抑郁(即景设喻) 塞外风光(千古壮观)情由事发景由事终结构全解山高路远
以身许国1.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你认为这句写得好吗?为什么?2.诗中有画。有构图、有线条、有色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地醒目,也只有“孤烟”二字才能状其神韵。 “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一下子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而“长河” 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大漠”、 “长河” 意境雄浑壮美,视野极其开阔。“孤烟”、 “落日” 笔力苍劲,将自己苍凉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千古壮观总体赏析《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落 日 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诗中有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联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的典型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激赏。 《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情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开头两句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二三两句既概括地交待了行程,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五六句以出色的描写,道出了边塞之景的奇特壮丽和孤寂之感。结尾两句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侯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总体赏析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中心思想相关拓展 边塞诗《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雁门太守行》李贺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复习练习 答:“燕然”。本来是地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答: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表达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之情 。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A积累你能说出王维其他诗中的一两句名句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