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迁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
纪传体通史
5种
150篇
52万多字
列传
世家
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书
年表
题材:
史段:
体例:
本纪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地位: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目的:
(12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30篇):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70篇):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8 篇) :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10篇):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刘向。
www.52xkc.com
阵营
主帅
谋 士
武 士
内 奸
刘营
项营
刘邦
项羽
张良
范增
樊 哙
项 庄
曹无伤
项 伯
主要人物关系
宴会前
(幕后活动)
1段
2段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项伯夜访
张良申义
刘项约婚
项伯具言
宴会中
(明争暗斗)
3段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举玦—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张良告急—樊哙闯帐
项羽赐酒—樊哙责羽
宴会后
(脱身除患)
刘邦脱险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亚父破斗
无伤被诛
思路
——序幕
——开端
——尾声
发展
高潮
结局
4段
5段
6段
7段
在剑拔弩张杀机四伏中感受历史的悸动
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刀光剑影,惊心动魄。
整体情节
项羽项伯
范增
刘邦
张良樊哙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听到密报和劝说——大怒
听到项伯说情——答应“善遇”刘邦
听到刘邦谎话——洋洋自得、说出线人
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置之不理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熟视无睹
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反称壮士,
赐酒赐坐
刘邦逃后张良奉璧——安然受璧,
处之泰然
刚愎自用,乏政治远见。
沽名钓誉,致轻敌失计。
胸无城府,有妇人之仁。
寡谋轻信,失判断能力。
自矜功伐、豪爽直率的赳赳武夫。
汉王 刘邦
刘邦:善于接受意见,心机深沉,巧言令色,心狠手辣。圆猾狡诈,细心机警;随机应变,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勇毅果断;能屈能伸细致周密。
得知项羽来攻击自己时
—委曲求全
了解张良与项伯关系时
借口上厕所趁机逃走时
回到营寨诛杀曹无伤时
宴会上卑礼甘居卑座时
—攀龙附凤
—机智敏捷
—能屈能伸
—坚决果断
www.52xkc.com
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3.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弃。
5.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7.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6.不者
“不”通“否”,否则。
www.52xkc.com
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不同寻常,
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
4.沛公……约为婚姻
(古)结为儿女亲家
(今)男女婚事
www.52xkc.com
5.亡去不义
6.所以遣将守关者……
7.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离开
(今)往,前往
(古)……的原因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现在别人(沛公)
(今)现在的人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8.而听细说
www.52xkc.com
一词多义
妇女无所幸
幸 故幸来告良
则吾斯役之不幸
沛公军霸上
军 为击破沛公军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奉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玉斗一双
斗 外连衡而斗诸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是古非今
卮酒安足辞
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项伯东向坐
置之坐上
停车坐爱风林晚
坐而待毙
坐
吾属今为之虏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司命之所属也
衡少善属文
属
宠爱、宠幸
幸亏
幸运
驻扎
军队
军营
推辞
告辞、告别
讲究、计较
将要
如果
现在
酒器
使…斗
接合
捧着
进献
侍奉
坐着
座位
因为
坐守
类、们
嘱托
掌管
撰写
www.52xkc.com
一词多义
杀人如不能举
如 沛公起如厕
固不如也
故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故幸来告良
两狼并驱如故
扶苏以数谏故
沛公不胜杯杓
是故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友如云
胜
如同、好比
去、前往
比得上
特意
交情
所以
原来
缘故
禁得起
胜利、战胜
优美的
有才智、高明的
www.52xkc.com
一词多义
使子婴为相
皆且为所虏
何辞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窃为大王不取也
军中无以为乐
且为之奈何
为击破沛公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
担任、当
被
呢
是
认为
做、干
对付
替、给
替、给/出谋
珍宝尽有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今者有小人之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之
助词,无实义
到、往
的
结构助词,无义
www.52xkc.com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间至军中
持剑盾步走
日夜望将军至
像对待兄长一样。
像鸟翅膀一样。
向上。
在夜间,连夜。
秘密地。
步行、徒步。
秘密地。
每日每夜。
www.52xkc.com
词类活用
(二)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籍吏民,封府库
范增数目项王
道芷阳间行
刑人如恐不胜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若入前为寿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驻扎、驻军。
登记户籍。
施刑。
称王。
使……为王,名词使动用法。
示意、使眼色。
取道。
讲义气、合于义/告诉、说。
走上前、上前。
称王。
www.52xkc.com
词类活用
后继者、老路。
使……活。
(三)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常以拔剑撞而破之
(四) 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使……止。
使……跟从。
使……破。
www.52xkc.com
词类活用
与……交好。
(五) 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
大行不顾细谨
(六) 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旧情、老交情。
小事。
细枝末节。
www.52xkc.com
亚父者,范增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此天子气也
此亡秦之续耳
此其志不在小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客何为者?
特殊句式
——判断句
www.52xkc.com
1.宾语前置句
籍何以至此?
今日之事何如?
客何为者?
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2.定语后置句
玉斗一双,白璧一双
特殊句式
3.状语后置句
具告以事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
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长于臣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装句
www.52xkc.com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居(于)山东时
置之(于)坐上
置之(于)地
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卫士仆(于)地
沛公欲王(于)关中
特殊句式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
为(之)击破沛公军
急击(之)勿失(时机)
则与(之)斗卮酒
则与(之) 一生彘肩
竖子不足与(之)谋
具告(之)以事
交戟之士欲止(之)不内
毋从(其)俱死也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
加彘肩(于其)上
杀人如(恐)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特殊句式
——被动句、固定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今为之虏矣
孰与君少长?
军中无以为乐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与…相比,哪一个…
没有用来…的
没有…的
表反问:……的呢?
其他人物分析
张良:深谋远虑、处事谨慎、忠心耿耿
樊哙:豪爽勇敢、英武过人、善言应变、
有勇有智
范增:老谋深算、主观武断、急躁骄横
项伯:重义气,无政治头脑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
文中四组人物的对比:
主帅项羽与刘邦
谋士范增与张良
部将项庄与樊哙
内奸项伯与曹无伤
www.52xkc.com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特点探究
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
②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③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人物。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翻译: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报任安书》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史记·项羽本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史记·高祖本纪》
从语言中看二人的性格差异:项羽自负,率真无忌,直率粗犷;刘邦羡慕,含而不露,胸有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