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1-04 10: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 掌握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 小棒若干、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复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二.新授课1. 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 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2. 教学例1。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的组成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拍手歌。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3. 练习。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4. 教学例2。电脑出示直尺图。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课堂检测 1.数数接龙比赛。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老师喊停,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2. 15是由( )个十,( )个一组成;17是由( )个一,( )个十组成;1个( ),7个( ),组成17;( )个一,( )个十,组成18。3. . . . . . . . . . . . 10( )( )( )14 15 16 ( )( )19 ( )
教学反思
课题 11-20各数的写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书写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概念。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教具、学具 小棒、数位筒、计数器。
通案 个案
一、复习准备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2.导入。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2.利用计数器写数。出示计数器。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3.练习。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三、巩固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二十2.看图填数。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12 11 15 17 16 204.给小马虎改错误。①十一写成101 ②十八写成81 ③二十写成2
课堂检测 1.画一画,写一写 十一、 二十、 十七、 十三、 十九2. 给小马虎改错误十一写成101 十九写成91 二十写成2
教学反思
课题 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数的组成进行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运算,了解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类、推理和概括能力,经历“摆小棒、写算式、算得数”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规律。通过自主交流,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思维习惯;同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重点难点 运用11-20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根据数的组成等方法正确算出结果。
学法指导 探究、合作 教具、学具 口算卡、小棒若干等
通案 个案
复习旧知,新授铺垫1个十和3个一是( );一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5个一和1个十是( );7个一和一个十组成的数是( )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19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解决:10+3小明这几天表现特别好,妈妈为了奖励他,答应带小明到商店去买果汁,售货员先拿给妈妈10瓶,又拿给小明3瓶。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一个问题: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果汁?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3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及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说出得数。2.解决:13-3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13瓶果汁,小明喝了3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式回答,教师板书:13-3=10师: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算的吗?通过摆小棒演示订正结论。3.解决3+10、13-10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全班交流。引导讨论并概括:观察10+3=13、3+10=13,你发现了什么?观察13-3=10、13-10=3,你发现了什么?概括总结:十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十几减十就得几。4.练习(88页“做一做”第一题,可先让学生摆一摆,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实践操作,探究新知(教学例6)1.出示 11+2=(1)用棒摆一摆,说说得多少?应该怎样想?(提倡算法多样化。)(2)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1 + 2 = 3 加数 加数 和(3)让生自己举例,说出加法算式,然后指出各部分名称。2.出示 13-2=(1)13-2得多少?怎样想?(同学之间互摆小棒讨论。)(2)认识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13 - 2 = 11被减数 减数 差3.练习(学生自己举例,说出一个减法算式,指出各部分名称。)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0-()=10 15+()=18 3-()=0 ()+6=172.口算:看谁算的又对有快。10+6= 3+12= 15+4= 13-3= 17-6= 12-10= 13-1= 16+2= 10+7= 12-12= 13+4= 15-3=3.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五的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