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20岁时的列夫·托尔斯泰大转变后的列夫·托尔斯泰开始尝试从事农活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剧照俄罗斯贵族与他的农奴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的葬礼列夫·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的电影海报列夫·托尔斯泰逝世 列夫·托尔斯泰宣扬洗涤自身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正在林中阅读第15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首的统治者为克服农奴制危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被迫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2.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二)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图片辅助法。
● 教学媒体
图片:俄国农奴,克里米亚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导入]当英、法、美三国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时候,俄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大事对它的历史发展又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我们今天的课题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板书]第15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牛车拉载的俄国
[教师引导]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也波及到遥远而落后的俄国,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也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自由雇佣工人在全部工人中的比例,1804年为48%,1860年上升到87%。
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随着国力的加强,俄国对外扩张领土的野心也日益强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小字部分,了解克里米亚战争。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全俄国都为这次惨败所震惊。他们发现,英法等西欧国家在经济、军事力量上已经远远领先于俄国。而俄国自身落后的原因就在于腐朽的农奴制度。
那么,农奴制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农奴制的严重阻碍表现在:
一、是农奴没有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
二、是在沉重的封建剥削下,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教师过渡]物极必反,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地主和封建国家日益沉重的剥削,时常发动起义。再加上军事上的失败(指克里米亚战争等),俄国面临严重危机,如果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
[学生回答]变。
[教师点评]不错。但有其他办法吗?
[学生回答]战争。
[教师引导]这种办法统治阶级同意吗?
[学生回答]不同意。
[教师引导]对。他们唯恐天下大乱。中国有句古话说的特别好:变则通,通则久
[板书]二、农奴制的废除
[教师过渡]19世纪中期,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烈,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但对于废除的方式,存在着革命和改良的两种可能。为了阻止革命的发生,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
[教师提问]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解决农奴制问题?我们一起看投影!
[投影显示]
为了阻止革命的发生,1861年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
主要内容有:(1)宣布农奴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但在农奴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之前,农奴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还须继续受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农奴必须先付赎金的1/5~1/4,其余由政府从国库拨款付给地主,农奴在以后49年内,每年附加利息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国家。但授予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1861年改革实际上是一次对农奴的大掠夺。农奴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五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奴共交付了二十亿卢布赎金。农奴虽然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的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因为地主趁机把最好的土地割走,把最坏的土地留给农奴。在肥沃的黑土地带,地主平均割去农奴使用土地的1/4,在全国,地主把农奴原先使用土地的1/5割去。改革前,地主和农奴共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改革以后,全俄每个农奴平均分得3.4俄亩的土地。由于土地减少,农奴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放”的农奴又在“工役制”或“对分制”的形式下,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这些剥削方式都是农奴制的残余。
[教师导学]同学们,看完后可以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二是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样解决了“农奴制”问题。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评价俄国废除农奴制?请继续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点评]其历史意义分为两个方面:进步性和局限性。
[投影显示]
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首的统治者为克服农奴制危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被迫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第一,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必要的劳动力、国内缺乏广阔的市场。第二,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者意识到,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而且“这件事自上而下进行比自下而上要好得多”,于是被迫实行改革。第三,改革的主要内容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因此,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教师讲解]“进步性”我们通过前面学习已经有了充分认识。有关“局限性”的理解,可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施者,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思考,可以了解到:(1)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2)改革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3)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利益。这样,改革存在局限性就不难理解了。
[板书]三、“俄国革命的镜子”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目知识,说一说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学生回答]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教师引导]他有哪些代表作?
[学生回答]《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教师点评]回答得不错。你最熟悉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战争与和平》。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概括出《战争与和平》描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中俄国家庭道德关系的描写,艺术地再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教师过渡]还是让我们通过作品再次体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战争与和平》吧。
[出示图片]《战争与和平》。
[教师明确]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农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精神。小说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结构复杂,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心理刻画细腻入微,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居显赫地位。
[教师过渡]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文若其人”,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显示]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的良方。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不朽名著。他在《战争与和平》序中说:“如果我们胜利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而实际上是俄罗斯人民和军队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在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代就应当表现得更为鲜明。”他在《战争与和平》的跋中再次说:“应当重复这句话:我是努力写人民的历史呀。”
1910年,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摆脱贵族生活,把财产交给妻子,弃家出走,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结果他途中身染肺疾,死在一个车站上。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列夫·托尔斯泰热爱祖国、献身文学事业,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列宁称其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但是其宿命论思想是不可取的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俄国革命的镜子”?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俄罗斯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俄国革命是农民阶级革命的特点。
● 课堂板书
第15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牛车拉载的俄国
二、农奴制的废除
三、“俄国革命的镜子”
课件24张PPT。俄国农奴制改革牛车拉载的俄国
农奴制的废除
“俄国革命的镜子”第15课——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克里木战争激化俄国社会危机一、牛车拉载的俄国工业革命扩展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市场自由劳动力原料 俄国疆域辽阔,那么市场是否很大、自由劳动力是否充足呢? 农奴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农奴的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地主在毒打农奴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贫困的俄罗斯农民返回克里木战争革命改革 如果你是亚历山大二世,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二、农奴制的废除 农奴制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分析这些内容呢?1.农民有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从事工商业2.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满足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市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主的利益,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1861年改革实质上是维护谁的利益?材料二: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1861年改革的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敲诈与掠夺。 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积极: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消极:俄国保留了许多农奴制残余,阻碍了俄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三、“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作 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心理描写大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电影海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俄国农民生活困苦俄国农奴制下的危机克里木战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心内容:废除农奴制实质作用课堂小结基础知识延伸探究能力拓展巩固练习结束基础知识1. 俄国历史上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大化改新B基础知识2.俄国1861年改革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
A.巩固阶级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扩大政权基础
C.发展资本主义
D.消灭本国农奴制度A基础知识3.1861年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大帝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D4.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C基础知识5.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返回基础知识6.阅读下列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经一一地做到了。”
请回答:
(1)材料中谈到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2)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延伸探究(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说明本次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这种指导思想使改革后的俄国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返回延伸探究7.探讨一下,俄国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其方式与英法两国有何不同? 俄国是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改革;英法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能力拓展再见!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农业发达,农民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分裂,未形成统一的市场
C.外族入侵,无暇顾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的存在,是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
2.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摆脱农奴制危机
C.阻止革命运动爆发 D.使俄国强大起来
3.(2004·四川)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人”身份
B.农民对份地只有使用权
C.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D.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财产
4.(2005·丰县)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对外扩张的胜利 B.明治维新改革
C.1861年改革 D.镇压国内农民起义
5.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 )
A.对农民的掠夺使俄国积累了大量资本
B.使农民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C.国力强盛,有利于俄国开拓海外市场
D.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6.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李林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7.1862年的俄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②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土地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农民④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彻底解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2005·呼和浩特)在下列问题中,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解决了( )
A.资金不足 B.商品市场问题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9.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 ( )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D.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
10.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
A.亚历山大一世??? B.叶卡特林娜二世????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1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国建立
12.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用是 (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3.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14.在1861年改革的法令中,农民获得“解放”的标志是 (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
C.农民不再宣誓效忠农奴主????????? D.农民不再交纳租税
15.在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也正开始了洋务运动,发生在东西方的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
16.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之后的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旧非常缓慢的原因中没有( )
A.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改革后的农民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民主权利
C.俄国的资产阶级队伍在此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壮大
D.农民必须出钱赎买份地
17.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宁
(1)你知道材料中所说的人物是谁?
(2)他有哪些代表作品?
(3)列宁为何称其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19.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俄国沙皇
?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解放农奴宣言》
回答:①《解放农奴宣言》是由谁在何时发表的?他为什么要解放农奴?
?
?② 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点拨: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问题,需对改革前的背景进行分析。分析得知,A、B、C选项均不符合当时俄国情况,只有D项符合实际情况,故为正确答案)
2.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根据内容得出结论)
3.C(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它重在强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4.C(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根据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很容易作答)
5.D(本题旨在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根据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做出判断)
6.D(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涉及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方式、影响及性质,根据内容做出判断)
7.C(点拨:此题是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影响进行考查)
8.D(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与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比较,根据内容,做出判断)
9.B 10.D 11.C 12.B 13.D 14.A 15.A 16.C 17.C
二.非选择题
18.(1)列夫·托尔斯泰。
(2)《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3)因为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19.①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发生革命
②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