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专题突破:句子练习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1.按要求,写句子。
(1)从“赞叹”“婉言谢绝”“谈论”“窃窃私语”中任选一个词语扩写成一句话。
(2)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走了进来。(缩句)
(3)青年作出了贡献。(扩句)
(4)我举目望去,眼前是 田野。 油菜花儿开得正旺,几只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又飞到那儿。叫不上名字的野花, 地盛开了,红的、白的、黄的,好看极了。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 地毯, 铺在田野上。啊,这是农民 的希望。(把句子补充完整)
2.扩句练习。
(1)帕斯卡发现了原理。
(2)气象台发布了寒流的消息。
(3)小姑娘捡起碎纸。
(4)小燕子加入了盛会。
(5)纤夫拉着货船。
3.缩写句子。
(1)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2)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3)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两只包子上学去了。
(4)母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5)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
4.句式训练
(1)弟弟非常可爱。(加上恰当的外貌描写以突出表达效果)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时间过得快)
校园里空无一人, 。(安静的环境)。
(3)“六一”那天,我们唱着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并将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5.用提示语“××说”的三种格式造句。
例: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鲁肃对周瑜说,“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鲁肃对周瑜说。
(1)提示语在前,后面用冒号:
(2)提示语在中,后面用逗号:
(3)提示语在后,后面用句号:
6.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句子)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用修改符号在答卷的原句上修改)
(3)请在“截然不同”和“无济于事”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10.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1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1)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①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②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例:小明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小明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①丁丁对冬冬说,他要去奶奶家,不能到冬冬家去了。
②小姑娘自豪地说,她登过泰山!
③钱学森说,他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12.按要求写句子。
(1)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根据意思写出原文语句)
(2)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3)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3.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 ;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 。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14.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2)仿写句子。
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
参考答案:
1. 夏天时,山里的夜晚静悄悄的,只有昆虫在窃窃私语。 渔夫走了进来。 成千上万的青年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望无际的 金黄的 不约而同 厚厚的 平整地 丰收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与扩写句子。
赞叹:称赞。
婉言谢绝:委婉拒绝,不答应。
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看法。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结合词义任选其一进行造句即可,如用“滔滔不绝”:老人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这一带的风土人情,我们听得十分入神。
(2)本题考查缩句。
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①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②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③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去掉修饰语“魁梧黧黑的”“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的渔网”,保留主干,即:渔夫走了进来。
(3)本题考查扩句的能力。
扩写句子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扩句时添加修饰语,什么样的青年,在哪里,做出那些贡献,如:新时代青年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4)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补充句子①要定位句子关系,搞清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②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 ③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④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
这一段是围绕春天所展开描写,有田野、油菜花。麦苗等。其中要知道春天大自然呈现的特点,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给农民带来即将丰收的喜悦。均可展开,不是唯一答案。如:我举目望去,眼前是生机勃勃的田野。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旺,几只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又飞到那儿。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生机勃勃地盛开了,红的、白的、黄的,好看极了。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地铺在田野上。啊,这是农民收获的希望。
2. 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帆的货船。
【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1)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表示修饰性的词语,什么样的帕斯卡发现了什么的原理,如:认真的帕斯卡发现了常人难以发现的原理。
(2)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表示修饰性的词语,气象台发布了寒流怎样的消息,如:气象台发布了寒流即将来袭的消息。
(3)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表示修饰性的词语,什么样的小姑娘捡起了什么样的碎纸,如:热爱环境的小姑娘捡起了地上散落的碎纸。
(4)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表示修饰性的词语,什么样的小燕子加入了什么样的盛会,如: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热闹的盛会。
(5)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表示修饰性的词语,什么样的纤夫怎么样地拉着什么样的货船,如:衣衫褴褛的纤夫吃力地拉着沉重的货船。
3. 燕子像音符。 运动员跑。 他上学去了。 母亲注意着动静。 小男孩捡树种。
【详解】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千”的短句子,谓语、宾语,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主干就是主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去掉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1)“停在电线杆上的”作“燕子”的定语,删除。“一个个”作“音符”的定语,删除。故减缩后句子为“燕子像音符”。缩句后为:燕子像音符。
(2)“比赛后”是状语,“获奖的”是“运动员”的修饰语,“兴奋得满街”是“跑”的修饰语,缩句后为:运动员跑。
(3)主语是“他”,谓语是“上学去了”,缩句后为:他上学去了。
(4)“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是补语,“偷偷地”是“注意着”的修饰语,“我的”是“动静”的修饰语。缩句后:母亲注意着动静。
(5)“活泼可爱的”是“小男孩”的修饰语,“蹲在地上”和“仔细地”是“捡树种”,缩句后:小男孩捡树种。
4. 弟弟胖乎乎的脸蛋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子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可爱极了! 安静得针掉地上都听得到 “六一”那天,我们唱着动听的歌曲,跳着优美的舞蹈。
【详解】(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运用外貌描写,突出可爱的外观即可。如:弟弟有一头乌黑的短发,脸蛋红扑扑的,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小嘴边还有一对酒窝,样子十分可爱。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同样手法突出环境的安静。如:校园里空无一人,仿佛连蚂蚁走路的声音都能听见。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唱着”和“舞蹈”搭配错误,可将“和”改为“,唱着”,句子改为:“六一”那天,我们唱着动听的歌曲,跳着优美的舞蹈。
5. 老师笑着说:“我明白了,你们是想给我一个惊喜。” “我明白了,”老师笑着说,“你们是想给我一个惊喜。” “我明白了,你们是想给我一个惊喜。”老师笑着说。
【详解】本题考查写句子。
(1)提示语在说话的内容前面,提示语后面接冒号和前引号,说话的内容说完要加表示结束的标点和后引号。因此可以写句子为: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当提示语在中间时,提示语后面的标点是逗号(,)和前引号(“),如:“哈哈,”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3)提示语在说话的内容后面,提示语后面是句号。如:“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
6.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式的理解。
(1)排比句: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叫做排比句。
例如: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忙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2)比喻句: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例如: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性格粗犷骠悍的山野大汉。
3、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3)拟人句: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例如:1、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7. 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他的耳朵都快被吵聋了。 有一只麻雀在门廊外面的地板上跳来跳去。 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没什么必要介意。 法官说,他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
【详解】(1)本题考查改为“被”字句。
改为“被”字句,“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本句的“他的耳朵”为被动者,“他们”为主动者,而“吵聋了”为动作。应改为: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他的耳朵都快被吵聋了。
(2)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
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本句把“有一只麻雀在”放到“门廊外面的地板上”前面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陈述句。
第一步将肯定词改成否定词,即“有什么”改成“没什么”;第二部将疑问词“呢”去掉;第三步将“?”改成“。”。改完之后句子变成: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没什么必要介意。
(4)本题考查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法官说,他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
8. 没有大胆的猜测,难道会有伟大的发现吗?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鲁滨逊发现脚印。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式的理解与辨析。
(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间语词;最后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间号。
结合句子,故可改句子为:没有大胆的猜测,难道会有伟大的发现吗?
(2)双重否定句: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
结合原句,可改句子为: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结合句子,可缩句为:鲁滨逊发现脚印。
9. 我从妈妈手里接过礼物,高兴得嘴都咧到耳朵边了。 截然不同:同一道数学题,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题方法。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可知所写的句子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人物的心情。
示例:看他渴的样子,好像要把整个水库的水都喝干。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应该把“发挥”改成“发扬”,即: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3)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选择一个词语根据词语意思写一个通顺的句子即可。
示例:无济于事:学生学习成绩差,家长要耐心辅导,打骂是无济于事的。
10. 难道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吗? 小明饿得前胸贴后背。 诸葛亮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他自有妙用。
【详解】(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加“难道”“不”“吗”,变句号为问号。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如:难道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吗?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与修辞手法。
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注意描写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以及词性要相当。
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例句“眨眼就到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时需注意,如:才过了一个小时,我就觉得几个世纪已经过去了。
(3)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
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
即:诸葛亮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他自有妙用。
11.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丁丁对冬冬说:“我要去奶奶家,不能到你家去了。” 小姑娘自豪地说:“我登过泰山!” 钱学森说:“我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
(1)从例句中看出是将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①将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即可。
句子改为: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②将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即可。
句子改为: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从例句中看出是将转述句改为引述句。
①将第三人称“他”改为第一人称“我”,第二个“冬冬”改成第二人称“你”,加上双引号,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
句子改为:丁丁对冬冬说:“我要去奶奶家,不能到你家去了。”
②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加上双引号,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即可。在改写句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句子改为:小姑娘自豪地说:“我登过泰山!”
③将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加上双引号,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即可。在改写句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句子改为:钱学森说:“我是中国人,可以放弃那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12.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的走到底,决不回头。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意思是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选自《伯牙鼓琴》。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这里“蜡烛”为被动者,“一阵风”为主动者,“吹灭了”是动作。用“被”连接。即: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3)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一旦…就…”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一旦”后面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就”后面事件的结果,相当于“只要……就……”。
示例:一旦气温下降,紧迫感也许很快就会无影无踪。
13. 广场汇集了队伍。 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尽量防止出现错误。 坚持不懈的力量 谦虚的力量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1、要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2、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3、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广场”,谓语是“汇集了”,宾语是“队伍”。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语义重复,“认真”“仔细”意思重复,去掉一个。“防止”“不”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例句形式为“从……中,我读出了……”,补充时注意。如: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锲而不舍的力量;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自谦的力量。
(4)本题考查句子合并。
把句子合并成一段话,用上冒号和分号、注意可以去掉相同的分句“请求他人支持”。示例: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①要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②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③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14. 如果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就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春风中一群小鸟像孩子一样唱个不停。
【详解】(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相连,中间用逗号。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
例句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示例:船头飞溅起如翡翠般晶莹透亮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