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专题突破: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专题突破:基础知识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8 21: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专题突破:基础知识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弦(xián) 谬误(miào)  霎时间(chà)
B.奴婢(nú) 处士(chǔ) 入场券(juàn)
C.恬静(tián) 仿佛(fú) 莱茵河(lái)
D.尴尬(jiān) 拊掌(fǔ) 拾玉镯(zh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籍 通宵 倒霉 司空见惯 B.幼稚 控置 唯恐 万象更新
C.玻璃 忧伤 彻抵 见微知著 D.拨弄 哀思 残暴 翻厢倒柜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B.篮球赛输了,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许多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看了这个幽默喜剧,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5.下列词语感彩不同的是(  )
A.饮水思源 B.忘恩负义 C.诡计多端 D.臭名远扬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B.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C.“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D.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用来挖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锨、以及针线。
7.将下面语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A.⑤②③④① B.②③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8.在即将告别母校之际,下列赠言中,送给母校老师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自己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B.写作品梗概,先要读懂内容,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C.《北京的春节》是以时间顺序来写的,《藏戏》是以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顺序来写的。
D.《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
10.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1.下列诗句中,具有对仗工整特点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敏而好学(聪敏)
B.载渴载饥(又) 老大徒伤悲(白白地)
C.自愧弗如(不) 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D.死得其所(处所) 孔子不能决也(决心)
1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B.《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命若琴弦》等。
C.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D.司马迁,字子长,是秦朝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使海外网友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B.中国芯片制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华为能否突破某些国家无底线的技术封锁。
C.“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超过700万左右的海外粉丝,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D.毕业在即,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1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打比方”的是( )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6.下列诗句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两岸猿声啼不住,孤帆一片日边来。
C.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下面的句子中,和例句表达方法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例: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B.蝴蝶那扇动的翅膀,就像五彩的画一样美丽。
C.在春雨的滋润之下,大地都换上了新装。
D.回到故乡,我真的觉得天比以前更蓝了,水比以前更绿了,人比以前更美了。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年闰土》一文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机敏、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文章将“我”和闰土作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具体事例,讲述了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对常见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继而发现“真理”的。
C.《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一回到英国”的顺序来写的。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讲述的是两个孩子对未来的新式学校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的故事。
二、填空题
19.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难忘溪边和小伙伴观察蟋蟀、qiū yǐn( )的快乐时光,难忘教室里qīnɡ cuì( )的歌声、激烈的biàn lùn( )、自在的liáo tiān( )。
20.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中,有jīn bì huī huáng(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tíng tái lóu gé(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tiān nán hǎi běi( ),饱览着中外fēng jǐng míng shèn(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娓娓( )( ) ( )( ) 其境 恭恭( )( )
戛( )而( ) 引人( )( ) 迫不( )( )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 的故事,讲得 。我每次都听得入迷,恍如 。有时田老师的话 ,我却仍在发呆。
22.名著导读。
(1)《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野人为奴,取名“ ”,后来,这一野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后来,他的名字成为 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以下事件不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的一项是( )
A. 搭救了西班牙人 B. 种植大麦和稻子
C. 做独木舟和小船 D. 遭遇了狼群攻击
23.日积月累。
(1)时光稍纵即逝,朱自清这样感慨: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诗中有真情。情在“盈盈一水间, ”的相思之苦中;情在“今夜月明人尽望, ”的思乡愁绪中;情在“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志向中。
(3)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的《别董大》中有句诗与上述诗句意思相反,这句诗是“ , 。”
24.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学弈》)
(2)大漠沙如雪, 。(《马诗》)
(3)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4) ,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5) ,不知其可也。(《论语》)
(6)无人信高洁, 。(《咏蝉》)
(7)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8)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
(9)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10)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
三、信息匹配
25.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彼此(pí bǐ) 兴旺(xīng xìng) 翻箱倒柜(guì jù)
剥削(xiāo xuē) 僻静(bì pì) 斩钉截铁(jié dié)
26.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1)( )A.眨眼 B. 肿胀 C.抵炕 D.剥削
(2)( )A.万象更新 B. 焉知非福 C.见微知著 D.司空见贯
27.选词填空。
慈祥 慈爱 仁慈
(1)妈妈对人宽厚( ),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 )的脸。
(3)母亲的( ),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28.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写在横线上。(填序号)
正午的阳光,从树梢上倾泻下来,染得每一片银杏树叶 。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来到树林里,她是跟着爸爸特意到这儿来照相的。她的衣服太艳丽了,远远望去, 。当她靠在树干上,微笑着拍摄下一张照片的时候,有一片叶子无声地飘落着 ,轻轻地落在她的围巾上。
A.好像一只金色的蝴蝶 B.都像一张张金色的书签
C.就像一朵红云在金色的树海里飘动着
参考答案:
1.C
【详解】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和易错字辨析的考查。本题要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A项有误,“谬误”中的“谬”应读“miù”。“霎时间”中的“霎”应读“shà”。B项有误,“入场券”中的“券”应读“quàn”,指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读“xuàn”,指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C项正确。D项有误,“尴尬”中的“尴”应读“gān”。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B.控置——控制;
C.彻抵——彻底;
D.翻厢倒柜——翻箱倒柜。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正确。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
B.正确。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
C.正确。流连忘返: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D.错误。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笑了起来”意思重复。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朗读节奏的把握,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停顿,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A.本句意思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停顿应该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本句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停顿应该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D.本句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停顿应该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感彩。
A.饮水思源,意思是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是褒义词;
B.忘恩负义,意思是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是贬义词;
C.诡计多端,意思是欺诈的计谋层出不穷,是贬义词;
D.臭名远扬,意思是坏名声传得很远,是贬义词。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A.“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和“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属于并列关系,中间应把逗号改成分号;
C.提示词“说”放在一句话的中部,“说”字后面用逗号;
D.顿号用在词语间表示停顿,“以及针线”前应该用逗号。
故选B。
7.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能力。
通读句子,⑤“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点明主题,引出下面的内容,可确定为首句;②承接③提到“读教科书是求知的阶梯”;④“但是”前后存在转折关系;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对所叙述的内容做出了总结,为末句。
故选A。
8.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A.“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意为: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为: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为: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形容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符合送给母校老师的离别赞美赠言。
故选C。
9.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积累。
A.曹雪芹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
故选A。
10.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理解与辨析。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为: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包含的哲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为: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包含的哲理是: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为: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包含的哲理是: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人也是一样。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意为: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故选D。
1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对仗。
对仗,就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者相关的意思。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对仗的特点,“迢迢”对“皎皎”,“牵牛星”对“河汉女”。
故选B。
1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D.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决:决断,判定,判断。
故选D。
13.C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和文学常识。
A.有误,阿西莫夫,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B.有误,《病隙碎笔》 是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作者是史铁生。
D.有误,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故选C。
1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删去“使”。
C.前后矛盾,去掉“超过”或“左右”。
D.搭配不当,“回响”不能和“浓浓的师生情谊”搭配。
故选B。
1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把“洞庭湖的水”比作“白银盘”;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把“柳条”比作“绿丝绦”。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伸出手指向了远处的杏花村。没有运用“打比方”的修辞。“牧童遥指杏花村”运用了“借代”的修辞,用“杏花村”代指“酒家”。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黑云翻墨未遮山”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把“乌云”比作“墨”;“跳珠”形容“雨点”。
故选C。
16.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掌握。
B.有误。“两岸猿声啼不住”下一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一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故选B。
17.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从“地球也要抖三抖”可知是夸张句。
A.从“振得那山冈也动”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从“就像五彩的画”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C.从“大地都换上了新装”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从“天比以前更蓝了,水比以前更绿了,人比以前更美了”可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故选A。
18.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理解。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阿西莫夫的一篇科幻小说,这篇科幻小说用本纸质书串起全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试,妈妈在家监督学习。这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发现了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从中了解到曾有过的有教师有学生的学校。通过幻想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模式的假想。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故选D。
19. 眨眼 蚯蚓 清脆 辩论 聊天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眨”“蚯”“脆”“辩”“聊”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20.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天南海北 风景名胜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注意“碧、亭、阁、胜”这几个字的字形和书写笔顺。
21. 动 听 身 临 敬 敬 然 止 入 胜
及 待 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形容“故事”选“引人入胜”;形容“讲故事”用“娓娓动听”;结合“我每次都听得入迷”选“身临其境”;
结合“我却仍在发呆”选“戛然而止”。
22. 星期五 冒险 D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
《鲁宾逊漂流记》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孙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野蛮人“星期五”。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有:搭救了西班牙人、种植大麦和稻子、做独木舟和小船。
(1)鲁滨逊救了一位野人为奴,取名“星期五”,鲁滨逊也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2)不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经历的是D. 遭遇了狼群攻击
23. 被初阳蒸融了 脉脉不得语 不知秋思落谁家 粉骨碎身浑不怕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及古诗的理解与识记。
(1)分析阅读题干可知,句子出自朱自清的《匆匆》,原句为:过去的 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书写时注意“脉、落、碎”等字的正确写法。
(3)《送元二使安西》出自唐朝王维,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别董大》出自唐朝高适,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根据译文可知,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董大的劝慰,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与《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伤别意思完全相反。
24. 思援弓缴而射之 燕山月似钩 盈盈一水间 开轩面场圃 人而无信 谁为表予心 一尊还酹江月 玉垒浮云变古今 梅须逊雪三分白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的理解记忆能力。
(1)书写时要注意“援、缴、射”容易写错。
(2)书写时要注意“燕、钩”容易写错。
(3)书写时要注意“盈、间”容易写错。
(4)书写时要注意“轩、圃”容易写错。
(5)书写时要注意“信、而”容易写错。
(6)书写时要注意“谁、表、予”容易写错。
(7)书写时要注意“尊、酹”容易写错。
(8)书写时要注意“垒、浮”容易写错。
(9)书写时要注意“须、逊”容易写错。
(10)书写时要注意“窗、装饰”容易写错。
25.bǐ xīng guì
xuē pì jié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彼此,读音bǐ cǐ;
兴,xīng/xìng,流行;盛行;使盛行;发动。/对事物喜爱的情绪。
兴旺,读音xīng wàng;
柜,读音guì/jǔ,柜子。/即枫杨。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
削 ,xuē/xiāo,减少;减弱;指删改文字;除去。/用刀平而略斜地切去物体的表层;平而略斜地击球。
剥削,读音bō xuē;
僻静,读音pì jìng;
斩钉截铁,读音zhǎn dīng jié tiě。
26. C D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形。
(1)C.抵炕——抵抗,故选C;
(2)D.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D。
27. 仁慈 慈祥 慈爱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慈祥: 形容善良、和蔼、安详的样子,多用于老人。
慈爱: 比喻(长对幼)温柔和怜爱。
仁慈:是指仁爱、慈善。
(1)结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选“仁慈”;
(2)形容“脸”用“慈祥”;
(3)结合“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选“慈爱”。
28. B C 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选自《金黄的树叶》,第一个空:前面写了“阳光染得每一片银杏树叶”中的“每一片”应该对应“都像”,这里把“银杏树叶”比作了“金色的书签”。
第二个空:前面的内容:是小女孩穿着红衣服来照相,这里把“红衣服”比作了“—朵红云”。
第三个空:根据“无声地飘落”和“轻轻的落在围巾”,知道这里把“落叶”比作了“蝴蝶”。
故选:BC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