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雅典娜葡萄苜蓿苗苜蓿马其顿王朝的金箔花冠马其顿骑兵马其顿盾牌马拉松男孩黄瓜黄瓜胡桃胡麻胡椒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汗血宝马波斯人金质短剑波斯贵族乘坐的战车准备出征的希腊士兵亚历山大头像亚历山大受降亚历山大石棺上的浮雕亚历山大青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出征图亚历山大城的圆形剧场遗址课件43张PPT。导入新课 东西方文明之间早已存在和平交往的历史,但古代的战争与征服活动却以其暴力的手段在不同文明之间造成冲撞,在客观在推动了相互间的交流与融合。 回眸丝绸之路“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讨论会——活动与探究之一第7课活动目标一、以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为例,了解古代文明之间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的概况,探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二、通过讨论会,学习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一些基本方法,锻炼围绕主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活动目标三、认识文明之间交往和交流的重要性,树立反对暴力、追求和平的观念。
四、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积极主动吸收他人长处的意识,努力做到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倾听和体会别人的不同观点。1.通过图书馆或因特网,收集历史资料,了解古代战争、冲突、和平交往与文明交流的有关史实。
2.了解讨论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形式。可以查阅和观看一些讨论会、辩论会的资料或影视纪实片。活动准备3.确定本次讨论会的主题名称,可以是教师确定,也可以是全班同学集体酝酿确定。如“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哪种方式对文明交往更有利”、“我看古代文明的交流”等。依据主题确定自己或小组的观点、论据等。活动准备一、在讨论会上发言时,无论是质疑、反驳或提出自己的看法,都需要有历史史实作为论据,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讨论中应注意适时听取老师的引导,避免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
二、学会倾听和理解,虚心听取他人的发言并做好必要的记录,以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活动建议三、在开展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紧紧围绕议题展开讨论,避免跑题。主持者需要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
四、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都要适时进行总结,将讨论的观点和结果公布,并整理讨论记录。活动建议活动资源斯巴达国王雷奥尼达在温泉关抵御波斯军队。活动资源 公元前333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中)与亚历山大大帝(左)交战的场景。活动资源 马可·波罗辞别元世祖,回归威尼斯时的情景。希波战争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的反波斯统治起义。
???? 波斯军队先后三次大举入侵希腊: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陆军在色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10万军队、600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先攻占优卑亚岛西岸的埃勒特里亚,然后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登陆,在此地爆发了马拉松之战,波斯军大败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50万、战舰1000艘进攻希腊,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但海军在绕过苏尼昂海角后,于萨拉米斯湾被雅典打败,仓皇退却,次年,陆军又败于中希腊的布拉。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的萨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希波战争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第一场规模大、时间长的战争。
2.战败的结局完全改变了伊朗人的命运。否则,占据今天整个西亚和北非的说不定是他们而非阿拉伯人。
3.对于发展战术 和组建军队,希波战争意义重大。希腊军队创造的方阵是早期著名的战斗队形之一,并最早体会到保障战斗队形最要害部位——侧翼的必要性。希波战争
1.起因:前5世纪,波斯西扩,入侵希腊;
2.经过:前490年,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
3.性质:希腊正义的自卫战争;
4.影响:希腊获胜,促进发展。
思考一:希腊人民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波斯帝国?
提示:希腊各邦团结一致,长期抗战;希腊人民进行正义的卫国战争;希腊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如马拉松战役等。
思考二:希波战争的胜利,给希腊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1.对希腊各城邦来说,排除了地中海东部的强敌,取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由此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假如波斯获胜,希腊文明可能中断,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也许就会改写。
2.对雅典城邦而言,由于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战后的雅典繁荣昌盛,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各邦中地位上升。它的繁荣具体表现在:
经济上:战争胜利为雅典开辟了市场和财源,成为希腊各邦和地中海的商贸中心。
军事上:雅典军队骁勇善战,特别是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甚至超越了斯巴达在希腊的军事强邦地位。
政治上:雄厚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地位使雅典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为希腊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思考三:为什么在上古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体制都比较进步的希腊最终会灭亡?
提示:时代在进步,希腊毕竟还是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向前发展是必然趋势;再加上希腊城邦中比较进步的雅典在后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经济政治体制落后的斯巴达,希腊城邦从此走向衰败;马其顿王国趁机征服希腊等其他外在因素等。 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波斯将军达提斯率约10万军队、600艘战舰横渡爱琴海,攻克并破坏了优卑亚岛西岸的小城爱勒特里亚,然后接受前雅典僭主希庇亚的建议,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前490年9月12日(或21日),雅典士兵1万人,及布拉的援军1000人,在马拉松与波斯军队展开激战。雅典统帅米太亚德针对波斯习用的中央突破战术,故意将精兵置于两翼,中路弱兵接敌即后撤,两翼迂回包抄以求歼灭敌人,获得成功。此役,波斯战死6000余人,而雅典仅阵亡192人。?马拉松之战(公元前490年) 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军50万、战舰1000艘进攻希腊,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迅速占领北希腊,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希腊联军约7000人,率先扼守地势险要的温泉关。他把6000人配置于狭窄通道一线,1000人把守关后小道,以防波斯军队的偷袭。温泉关之战(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连续发动进攻,但因地势狭窄,大军无法展开,而收效甚微,但两天后,靠当地向导的指引,他以精锐部队偷袭关后,守军疏于戒备,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命令联军主力撤退,自己率领300名斯巴达人殿后,最终全部战死,但波斯军也以付出2万人的沉重代价才攻破温泉关。?温泉关之战(公元前480年) 希波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军50万、战舰1000艘进攻希腊,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城中居民已事先疏散),海军绕过苏尼昂海角,开入亚提加半岛西部的萨拉米斯海湾,遭遇狄米利托克利统帅的雅典海军。9月20日,双方展开激战,雅典人约有战船300艘,船身小而灵活,在狭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窄的海湾中,波斯的大战舰行动迟缓,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战争持续到傍晚,波斯战舰沉没或搁浅的近300艘,而雅典仅损失约40艘。薛西斯深恐希腊人断其归路,遂率残部仓皇撤退。萨拉米斯海战(公元前480年)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
1.东征经过
时间:公元前334年开始
作战对象:波斯帝国
路线:马其顿→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河流域
2.东征结果: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3.战争性质:侵略战争
4.东征影响
①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②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侵略战争,目的是拓展疆土,但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接触,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东征的本意不是传播文化,仅仅是出于战争的目的,但它客观上提供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其次,东征促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征服的地区包括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和三大东方文明古国);再其次,东征带来的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是互利共益的,通过东征,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埃及最大海港,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素称“地中海明珠”。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200多千米。城市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最窄处不足2公千米。面对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潋滟的迈尔尤特湖。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建立这座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定为首都。 城中有壮丽的公共庙坛和王宫,宫殿占全城面积1/4, 其中一部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它包括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院几部分。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凯撒率兵占领亚历山大,烧毁了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付之一炬,罹致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港口建有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灯塔。1477年在倒塌的灯塔的原址上修建的城堡,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馆内展出古代船只和现代船只的模型以及海战历史等,可以了解埃及几千年来的造船史、航海史。 亚历山大港的雕塑和被誉为世纪第六大奇迹的法洛斯灯塔,它是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罗马征服地中海
1.时间:公元前3世纪
2.路线:意大利半岛→迦太基→马其顿→西班牙→希腊→西亚
3.结果:地中海霸主,横跨三大洲
4.影响:
(1)社会经济方面:罗马的军事胜利,夺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特别是有大批战俘沦为罗马的奴隶,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发展,海外贸易扩大,罗马城成为地中海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2)市政建设方面: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发达,市政建筑完美,公共设施完善,充分显示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物质财富。
(3)文化生活方面:罗马文化和生活方式扩散到帝国全境。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广泛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又为罗马建立自己风格的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意大利那不勒斯,公元前326年被罗马征服。 西班牙托莱多,公元前190年曾被罗马征服。马可·波罗远涉中国路线图这些战争的影响 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1、2、3、4、5、6、7、8、9、0十个数字符号,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有的人认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是由于其名称而引起的误解。实际上,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古代印度人。
据考证,最迟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人已发明了部分数字符号。到公元前3世纪,印度已出现了比较完整的一套数字符号,但各地的写法不完全一致,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婆罗门式”:“1”到“9”都有专门的符号。现代1~9的数字符号,就是由“婆罗门式”数字符号演变而来的。至于“0”这个符号大约在公元4世纪以后才出现,它当时的表示方式是“·”。这样,从“1”到“0”的数字符号就完善了。
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符号,首先传到印度的邻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公元8世纪后期,印度一位天文学家把一本内载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符号的著作,送给阿拉伯帝国的君主。后来,该书被译成阿拉伯文。从此,由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符号开始在阿拉伯地区传播。
公元12世纪左右,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由于当时欧洲人只知道十个数字符号是从阿拉伯传来的,所以就叫它“阿拉伯数字”。这个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传到欧洲后,加速了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和应用。后来,阿拉伯数字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及其应用有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唐玄宗开元年间,阿拉伯数字通过历书传入中国,但直至宋朝,我国官方和民间的文书中,均未采用阿拉伯数字。元朝时,阿拉伯数字又从中亚传入中国,但仍未采用。明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方以智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了1~9的阿拉伯数字,而“0”未采纳。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年),朱葆琛译的《对数表》采用了阿拉伯数字中的“0”符号。文明传播的方式和平交往战争冲撞商贸往来人口迁徙和平交往的意义 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你将在世界文明交流中扮演什么角色?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再见!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
B.既伴随着暴力、奴役与压迫,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给这个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下列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B.是马可·波罗亲笔所著
C.记述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D.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3.公元前490年,和希腊在马拉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送到首都——雅典,就派了一个叫菲力比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筋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以后便死去了。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现代奥运会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
A.亚历山大 B.埃及 C.罗马 D.波斯
4.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结合,开启历史上希腊化时代的战争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D.十字军东征
5.下列文明的传播,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 ②马可?波罗东游??? ③鉴真东渡??? ④大英博物馆陈列圆明园文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暴力的冲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D.十字军东侵
7.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D.马可·波罗来华
8.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文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2)结合材料说明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
答案:1.B 2.B 3.D 4.A 5.B 6.B 7.D
8.(1)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加强。
(2)和平往来。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两个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如:马可·波罗东游及《马可·波罗行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阿拉伯数字等。丝绸之路上中外商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
(3)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法西斯的独裁和侵略、极端的恐怖主义都遭到人类普遍的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是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追求。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要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先进文化。再次,在对外交往中,要捍卫国家主权、荣誉和尊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7课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讨论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包括: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是一堂活动与探究课。
一般说来,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应让学生知道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东征使得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而且,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在2世纪时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要使学生认识,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对于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同学们固有的认为侵略扩张充满着暴力,往往会忽略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一方面,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双重作用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在元朝朝廷中任职,经常奉命到元朝各地考察,还曾奉命出使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因此,谙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他在元朝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不仅是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具体表现和历史见证,也为他归国后口述《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介绍东方文化打下了基础
二、活动建议
1.在讨论会上发言时,无论是质疑、反驳或提出自己的看法,都需要有历史史实作为论据,以支持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讨论中应注意适时地引导,避免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
2.学会倾听和理解,虚心听取他人的发言并做好必要的记录,以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3.在开展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紧紧围绕议题来展开讨论,避免跑题。主持者需要发挥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4.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都要适时进行总结,将讨论的观点和结果公布,并整理讨论记录。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堂活动与探究课,但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之前没有讲解过,因而,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安排,引导学生课下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讨论会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小组讨论,总结后确定发言稿。其次,各小组推选代表做讨论总结,评出优秀组。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以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为例,了解古代文明之间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的概况,探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会,学习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一些基本方法,锻炼围绕主题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文明之间交往和交流的重要性,树立反对暴力、追求和平的观念。
2.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养成积极主动吸收他人长处的意识,努力做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倾听和包容别人的不同观点。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古代文明之间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的概况。
(二)教学难点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演讲法等。
● 教学媒体
讨论会所需场所,各组准备发言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布置)
1.学生课下自主阅读教材第34-36页的“活动资源”,并查找相关资料。
2.分组:每组从五个主题中选择一个。
3.每名成员利用课下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论著等。
4.整合收集到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论点,整理好论据
(课堂活动)
1.第一课时: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统一论点并整理论据。
2.第二课时:全班讨论。
①各小组推选代表做本组讨论总结。
②总结完毕,自由讨论,交流感想。
(课堂总结)
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